[实用新型]硬件软件控制切换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820760500.9 | 申请日: | 2018-05-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820992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07 |
发明(设计)人: | 周伟城;文强;张峥;袁爱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异构域数字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3K19/018 | 分类号: | H03K19/0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控制权切换 输出端 行为检测单元 输入端连接 软件控制 形成单元 控制切换电路 软件控制接口 本实用新型 硬件软件 主控CPU 输入端 纯硬件电路 软件启动 设备状态 外设连接 维护方便 可控 外设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硬件软件控制切换电路,包括主控CPU及其软件控制接口、软件控制行为检测单元、控制权切换单元、初始状态形成单元和外设,所述主控CPU及其软件控制接口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软件控制行为检测单元的输入端、控制权切换单元的输入端连接,所述软件控制行为检测单元的输出端与所述控制权切换单元的输入端或者初始状态形成单元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初始状态形成单元的输出端与所述控制权切换单元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控制权切换单元的输出端与所述外设连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可通过纯硬件电路,实现在软件启动期间设备状态可控,成本低,维护方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切换电路,尤其涉及一种硬件软件控制切换电路。
背景技术
含有软件的电子设备,如果软件启动时间较长,那么在软件具备对系统实施控制的能力前,设备的某些状态,尤其是外设的状态往往不可控,存在一些随机性或不可预测性,或者状态虽然稳定但并非处于期望的状态。
为了让系统在软件能够正确控制之前处于某种期望的确定状态,有多种方法。一种是根据芯片的电气特性,比如GPIO的上电默认电平,来获得一个临时的确定状态。
另外也可以增加启动时间很短的单片机来对外设实施控制,由单片机来实现主控软件启动期间的状态维护,从而获得主控软件启动过程中期望的确定状态。待主控软件正常工作后,由主控芯片通过数字接口比如I2C,UART,SPI等向单片机发送指令,单片机根据主控的指令完成外设控制。
对于一些复杂的外设,比如需要通过复杂的数字接口才能控制的外设,并不能简单依赖GPIO的上电默认电平来获得期望的确定状态。另外通过GPIO的默认电平来获得确定状态并不可靠,比如芯片的版本升级,前后批次的不一致性,不同品牌替换等等情形都可能导致电气特性差异,从而导致产品在批量生产过程中存在需要更改硬件设计版本的风险。
增加单片机的问题在于一方面增加了产品的硬件成本,另一方面增加了系统升级维护的难度。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成本低,维护方便的硬件软件控制切换电路。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硬件软件控制切换电路,包括主控CPU及其软件控制接口、软件控制行为检测单元、控制权切换单元、初始状态形成单元和外设,所述主控CPU及其软件控制接口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软件控制行为检测单元的输入端、控制权切换单元的输入端连接,所述软件控制行为检测单元的输出端与所述控制权切换单元的输入端或者初始状态形成单元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初始状态形成单元的输出端与所述控制权切换单元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控制权切换单元的输出端与所述外设连接。
所述软件控制行为检测单元包括三极管Q1、电阻R7、电阻R6、二极管D5和电容C8,所述三极管Q1的发射极接电源,所述三极管Q1的基极通过电阻R7与所述主控CPU及其软件控制接口连接,所述三极管Q1的集电极与所述二极管D5的阳极连接,所述二极管D5的阴极接所述电容C8后接地,所述电阻R6连接于所述三极管Q1的发射极、基极之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主控CPU及其软件控制接口包括芯片U1,所述控制权切换单元包括二极管D1,所述芯片U1的引脚4分别与所述电阻R7、二极管D1的阳极连接,所述二极管D1的阴极与所述外设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异构域数字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异构域数字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76050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超薄型防尘防水光轴按键开关
- 下一篇:PLL电路及芯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