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工作台及机械加工机床有效
申请号: | 201820760543.7 | 申请日: | 2018-05-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835825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1 |
发明(设计)人: | 李铁骑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瑞德森智能设备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Q1/25 | 分类号: | B23Q1/25;B06B1/02;B06B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孙辉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宝***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工作台 超声波振动装置 振动平台 机械加工机床 三维空间 持平 工件加工表面 机械加工技术 本实用新型 刀具加工 叠加运动 法线方向 机械加工 夹持工件 加工刀具 加工效率 驱动振动 传统的 破碎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工作台及机械加工机床,该工作台包括夹持平台和振动平台,夹持平台设置于振动平台上,用于夹持工件;振动平台设置有沿X方向振动的超声波振动装置、沿Y方向振动的超声波振动装置和沿Z方向振动的超声波振动装置,用于驱动振动平台在三维空间内的任意方向振动,相较于传统的刀具加工,该工作台能够在工件加工表面的法线方向形成一个微小的叠加运动,增强加工刀具对工件的破碎效率,从而提高整个机械加工的加工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工作台及机械加工机床。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对材料加工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对关键零件的加工效率、加工质量以及加工精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机床加工通过加工刀具对加工工件的磨削达到加工的目的,工作效率低下,尤其在精密与超精密加工领域,传统的加工还可能存在制约着零件加工精度的问题。
公开于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加深对本实用新型的总体背景技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工作台及机械加工机床,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传统机械加工纯粹依靠刀具对工件的破碎达到加工目的,加工效率低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工作台,包括:夹持平台和振动平台,所述夹持平台设置于所述振动平台上,用于夹持工件;所述振动平台设置有沿X方向振动的超声波振动装置、沿Y方向振动的超声波振动装置和沿Z方向振动的超声波振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振动平台在三维空间内的任意方向振动。
作为一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超声波振动装置包括超声波振子和超声波控制装置,所述超声波振子设置于所述振动平台内;所述超声波控制装置设置于所述振动平台外部,并与所述超声波振子控制连接。
作为一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超声波振子包括超声波变幅杆和超声波换能器,所述超声波变幅杆的一端连接于所述超声波换能器,另一端连接于所述振动平台的内壁。
作为一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超声波控制装置包括相连接的可编程控制器和超声波控制器;
所述超声波控制器与所述超声波换能器控制连接,所述可编程控制器用于向所述超声波控制器发出控制指令。
作为一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超声波控制装置还包括控制屏,所述控制屏与所述可编程控制器相连接。
作为一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振动平台为长方体结构,包括上、下、前、后、左、右六个底面;所述超声波振子设置于上、前、后、左、右五个底面的内侧,且每个所述超声波振子的振动方向垂直于其安装的底面。
作为一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用于连接所述超声波振子的底面内侧设置有用于连接所述超声波振子的端部的安装孔。
作为一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超声波振子与所述安装孔为螺纹连接。
作为一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包括开关装置,所述开关装置控制连接所述超声波控制装置。
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机械加工机床,包括:床身,所述床身包括上下对应设置的主轴箱和工作平台,所述工作平台上设置有如上述技术方案提供的任一种所述的工作台。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工作台及机械加工机床能够达到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瑞德森智能设备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深圳市瑞德森智能设备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76054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调节型装夹结构的铣削装置
- 下一篇:一种五金板材切割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