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风吸式太阳能杀虫灯有效
申请号: | 201820760726.9 | 申请日: | 2018-05-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876878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23 |
发明(设计)人: | 岳婷如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萌泰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M1/08 | 分类号: | A01M1/08;H02J7/35 |
代理公司: | 武汉智嘉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31 | 代理人: | 陈建军 |
地址: | 435000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集虫筒 灯罩 漏斗 弹性网 圆柱塞 太阳能杀虫灯 本实用新型 同轴设置 诱虫灯管 风吸式 杀虫灯 风扇 支架 连接杆两端 组件包括 开口处 连接杆 圆筒形 插设 内壁 排出 同轴 下端 尸体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风吸式太阳能杀虫灯,包括支架、杀虫灯组件,杀虫灯组件包括灯罩、诱虫灯管、风扇、集虫筒、第一漏斗、下虫件,灯罩设置于支架上,诱虫灯管内置于灯罩;风扇同轴设置于灯罩下端;集虫筒与灯罩下端相连接;第一漏斗内置于集虫筒;下虫件包括弹性网、第二漏斗、圆柱塞、连接杆,第二漏斗同轴设置于集虫筒下方,弹性网呈圆筒形,弹性网一端与集虫筒相连接、另一端与第二漏斗相连接,圆柱塞同轴插设于第二漏斗开口处,连接杆两端分别连接与圆柱塞、集虫筒内壁。本实用新型能使虫子尸体能自动排出,无需人工定期去清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杀虫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风吸式太阳能杀虫灯。
背景技术
现有的风吸式杀虫灯主要包括灯管、吸风口、风机、网袋等结构,其中,灯管能将有趋光性的害虫引诱过来,风机转动产生气压差,从面带动风力将飞虫吸入风机下的网袋,虫子被困在网袋内风干。现有技术中,需要人工定期去将虫子倒出网袋,以防止网袋内虫子堆积过多,这对于大面积安装有风吸式杀虫灯的用户是一件比较累的体力活。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术不足,提供一种风吸式太阳能杀虫灯,解决现有技术中需要人工定期去将虫子倒出网袋的技术问题。
为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提供一种风吸式太阳能杀虫灯,包括支架、杀虫灯组件,所述杀虫灯组件包括灯罩、诱虫灯管、风扇、集虫筒、第一漏斗、下虫件,所述灯罩开设有多个通孔,且其底部开口,所述灯罩设置于所述支架上,所述诱虫灯管内置于所述灯罩;所述风扇同轴设置于所述灯罩下端;所述集虫筒同轴设置于所述灯罩底部;所述第一漏斗内置于所述集虫筒;所述下虫件包括弹性网、一第二漏斗、连接杆、圆柱塞,所述第二漏斗同轴设置于所述集虫筒下方,所述弹性网呈圆筒形,所述弹性网同轴所述集虫筒设置,且其一端与所述集虫筒底部相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漏斗顶部相连接,所述圆柱塞同轴插设于所述第二漏斗开口处,所述连接杆一端与所述圆柱塞相连接、另一端与所述集虫筒内壁相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包括:通过设置弹性网、第二漏斗、连接杆、圆柱塞,使虫子尸体能自动排出,无需人工定期去清理,节约人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三维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三维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沿图4中A—A线的剖视图;
图6是图5中M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7是图5中N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中杀虫灯组件的三维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中杀虫灯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沿图9中B—B线的剖视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中太阳能电池板、蓄电池、诱虫灯管、风扇的电路连接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风吸式太阳能杀虫灯,如图1至11所示,包括支架1、太阳能电池板2、蓄电池3、杀虫灯组件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萌泰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湖北萌泰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76072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灭蚊拍
- 下一篇:一种水生昆虫采集悬浮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