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水下穿戴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820762641.4 | 申请日: | 2018-05-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863854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22 |
发明(设计)人: | 高畅悦;郭佳妮 | 申请(专利权)人: | 高畅悦;郭佳妮 |
主分类号: | H04R1/10 | 分类号: | H04R1/10;H04R1/44 |
代理公司: | 成都天嘉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11 | 代理人: | 毛光军 |
地址: | 610036 四川省成都市金***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心率检测单元 本实用新型 数据处理器 心率传感器 穿戴设备 电源模块 振动模块 骨传导 建立信息 设备检测 通讯连接 现有设备 充电 网络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水下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心率检测单元、骨传导单元和数据处理器;所述骨传导单元包含振动模块和电源模块一;所述心率检测单元包含心率传感器和电源模块二;所述数据处理器通过网络分别与心率传感器和振动模块建立信息通讯连接。本实用新型能够很好解决现有设备笨重、利用率低和充电不便的问题,给使用者更好的使用感受,同时本设备检测数据更精确、结构更为简单,使用更加方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穿戴设备,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水下可穿戴的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现有的耳机产品有很多,也出现一些智能耳机。这些智能耳机在使用中,对环境有一定的要求,通常不能用于水中,比如游泳状态或雨天环境。 若要用于这样的环境,需要进行防水设计。由于通过空气传导声音时,需要有出声的通道,而出声的通道需要与振膜之类的空气振动元件相通,导致防水效果不佳。
为此,现有技术中提出了授权公告号为CN204887406U,授权公告日为2015年12月16日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文献,来解决上述所存在的技术问题,该专利文献所公开的技术方案如下:
骨传导型智能耳机,包括电源模块,及与电源模块连接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控制电路还连接有以骨传导方式发声的振动单元;所述的振动单元包括与人体头部侧边接触的硬质外壳,及设于硬质外壳内的磁铁和线圈;所述的线圈与控制电路电性连接;所述的控制电路还连接有用于与移动智能设备无线通讯的无线通讯电路;还包括与振动单元连接的头戴支架,所述的头戴支架内设有电路板,所述的电路板上设有所述的电源模块、控制电路和无线通讯电路,所述的振动单元为二个,分别固定于头戴支架的两端,所述的头戴支架产生夹紧力,致振动单元压触于人体头部的两侧,控制电路还电性连接有传感器。
上述技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由于采用的不是空气传导,从而使得振动单元可以做到完全的密封,与外界无接触,具有防水效果,可以用于水下等环境,尤其适合游泳爱好者使用。
上述技术和现有技术综合起来看,现有的游泳耳机都含有单独的耳机连接支架,如上述技术中的头戴支架、或者直接就是将振动单元安装在耳机上。虽然实现了在水中使用,但是该游泳耳机都比较笨重,加上游泳设备,例如泳镜、游泳帽等,使头部佩戴的物品太多,在水中的阻力也更大,不能做到让使用者轻松使用耳机,利用率不高。
现有技术中,设备对某一部位同时进行数据检测和振动发声,使传感器检测到的数据不够精准,或者振动单元的发声效果不是最好;水下游泳耳机通过耳机线或者耳机线末端的耳机插头与音源连接,给使用者在游泳时造成极大不便;水下游泳耳机通过有线方式进行充电,充电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水下穿戴设备,本实用新型能够很好地解决设备笨重、利用率低、检测数据不精确、振动发声部位不佳和充电不便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采用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水下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心率检测单元、骨传导单元和数据处理器;所述骨传导单元包含振动模块和电源模块一;所述心率检测单元包含心率传感器和电源模块二;所述数据处理器通过网络分别与心率传感器和振动模块建立信息通讯连接。
所述电源模块一包括电池一和用于将电能转换为电磁能并发射电磁能的发射线圈。
所述电源模块二包括电池二和用于接收发射线圈发射的电磁能并将其转换为电能,供电池二充电的接收线圈。
所述数据处理器为1个,放置在心率检测单元中。
所述数据处理器为1个,放置在骨传导单元中。
所述数据处理器为2个,为数据处理器一和数据处理器二,分别放置在心率检测单元和骨传导单元中,数据处理器一通过网络与数据处理器二建立信息通讯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高畅悦;郭佳妮,未经高畅悦;郭佳妮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76264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车载拾音麦克模组防震结构
- 下一篇:插针式主动降噪耳机专用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