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医用消毒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763931.0 | 申请日: | 2018-05-22 |
公开(公告)号: | CN21138292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1 |
发明(设计)人: | 高秀梅;林青;于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L2/26 | 分类号: | A61L2/26;A61L2/18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何文豪 |
地址: | 222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医用 消毒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医用消毒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桶,所述外桶上设有桶盖,所述外桶内设有内篮,所述内篮的底部和侧面采用镂空结构,所述外桶的左右两内侧壁上设有槽,所述内篮的左右两侧设有挂杆;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通过内篮与桶体的配合实现对医用护理器械消毒,通过桶上的槽与内篮两侧的挂杆,使得内篮可以灵活的悬挂在桶体的内上部或内下部,分别起到方便晾干和取用及浸泡消毒的目的;浸泡消毒后,将内篮取出,通过清水冲洗,进而便于医护人员的拿取方便,和消毒液对皮肤损伤;及时解决了晾干过程中,渗水流淌桌面和地面的现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用消毒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医用消毒装置。
背景技术
在临床护理过程中,很多医用护理器械需要浸泡消毒处理,比如针对止血钳、湿化瓶、止血带等,需要定期消毒,一般一周二次,但是在具体消毒过程中,需要将众多的医用护理器械放入到一个普通的桶体内,桶内放入消毒液,经过一段时间浸泡后取出,用水冲干净。每次把东西拿出来就特别不方便,需要医护人员手捞出,放入桶内的医用护理器械混乱,不方便取用,消毒液还对手部皮肤有损伤。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很多医用护理器械需要浸泡消毒处理过程中不方便,从桶内取出麻烦及在晾干过程中不便民等问题,提出一种医用消毒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医用消毒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桶,所述外桶上设有桶盖,所述外桶内设有内篮,所述内篮的底部和侧面采用镂空结构,所述外桶的左右两内侧壁上设有槽,所述内篮的左右两侧设有挂杆。
进一步的,所述外桶与桶盖通过合页铰接。
进一步的,所述槽呈“[”状,使得挂杆沿着槽状上下移动并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槽替换为挂钩,所述挂钩呈“S”状。
进一步的,所述“S”状挂钩的顶部设有凹槽。
进一步的,所述内篮还设有提手。
进一步的,所述外桶的底部设有放液口。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通过内篮与桶体的配合实现对医用护理器械消毒,通过桶上的槽与内篮两侧的挂杆,使得内篮可以灵活的悬挂在桶体的内上部或内下部,分别起到晾干和浸泡的目的。
消毒晾干后,将内篮取出,通过清水冲洗,进而便于医护人员的拿取方面,解决了消毒液对皮肤损伤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外桶结构图。
图2是内篮结构图。
图3是内篮侧面结构图。
图4是外桶内侧“[”槽结构图。
图5是外桶内侧“S”状挂钩结构图。
1、外桶,2、桶盖,3、合页,4、内篮,5、槽,6、挂杆,7、挂钩,8、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5所示,医用消毒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桶1,所述外桶1上设有桶盖2,所述外桶1内设有内篮4,所述内篮4的底部和侧面采用镂空结构,所述外桶1的左右两内侧壁上设有槽5,所述内篮4的左右两侧设有挂杆6。
所述外桶1与桶盖2通过合页3铰接。
所述槽5呈“[”状,使得挂杆6沿着槽状上下移动并固定。
所述槽5替换为挂钩7,所述挂钩呈“S”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未经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76393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中药熏疗装置
- 下一篇:医疗用高压蒸汽灭菌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