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温室大棚无土栽培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764336.9 | 申请日: | 2018-05-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850980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19 |
发明(设计)人: | 刘学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丹县昌隆实业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31/06 | 分类号: | A01G31/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仲龙腾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48 | 代理人: | 杨在刚 |
地址: | 734100 甘***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温室大棚 营养液 蓄水箱 无土栽培装置 本实用新型 水泵 水管 底部连通 植株根系 含氧量 抽水口 进料口 溶氧量 支撑架 落差 缺氧 地下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温室大棚无土栽培装置,包括温室大棚,所述温室大棚的下方设置有蓄水箱,且蓄水箱一侧的上方设置有进料口,所述蓄水箱两侧的下方均安装有水泵,且水泵的抽水口通过第六水管与蓄水箱一侧的底部连通。本实用新型种温室大棚无土栽培装置通过“梯形”分布在支撑架上的水管来实现营养液的循环使用,以此提高对营养液的利用率,并且使营养液在循环时形成落差,而达到增加营养液中含氧量,且该种温室大棚无土栽培装置通过设置在地下的蓄水箱,也可以降低营养液的温度,增加溶氧量,从而避免植株根系出现缺氧而降低产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土栽培领域,具体为一种温室大棚无土栽培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农业栽培技术的发展,由于无土栽培克服了植物生长对土壤的依赖性,具有更强的选择性和自由性,因此在栽培领域中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推广,在以液体为植物养料的无土栽培中,无土栽培要依赖于无土栽培装置来实施,在无土栽培装置上进行营养液的供应,并提供植物生长的空间,且在无土栽培时,尤其是营养液栽培时,如处理不当,也易缺氧,影响根系和地上部分的正常生长发育,但是目前的无土栽培装置存在营养液利用率不高,且易出现植物根系缺氧,而使种植成本过大的现象,并且在收获植物和检测植物生长状态时,存在诸多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温室大棚无土栽培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温室大棚无土栽培装置,包括温室大棚,所述温室大棚的下方设置有蓄水箱,且蓄水箱一侧的上方设置有进料口,所述蓄水箱两侧的下方均安装有水泵,且水泵的抽水口通过第六水管与蓄水箱一侧的底部连通,所述水泵的出水口连接第五水管,且第五水管的另一端连接有第四水管,所述第四水管的底部安装有弹簧软管,且弹簧软管的另一端通过进水口连接有连通器,所述温室大棚的内部设置有两组支撑架,且支撑架呈轴对称分布,所述支撑架的上方设置有多组第三水管,所述第三水管的两端均安装有连通器,相邻两个所述连通器之间通过第一水管连接,所述连通器的下方设置有出水口,且出水口的下方设置有引水槽,所述引水槽内部的一端安装有两组过滤网,所述引水槽下方的一端安装有第二水管,且第二水管贯穿温室大棚底部,并延伸至水箱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第三水管呈“梯形”分布,且相连两组第三水管相对倾斜2 °。
优选的,所述第三水管的上方设置有多个种植盆。
优选的,所述连通器呈“巾字形”结构。
优选的,所述第四水管的下方设置有支撑杆。
优选的,所述支撑架下方的四角均设置有万向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种温室大棚无土栽培装置通过“梯形”分布在支撑架上的水管来实现营养液的循环使用,以此提高对营养液的利用率,并且使营养液在循环时形成落差,而达到增加营养液中含氧量,且该种温室大棚无土栽培装置通过设置在地下的蓄水箱,也可以降低营养液的温度,增加溶氧量,从而避免植株根系出现缺氧而降低产量,该种温室大棚无土栽培装置通过支撑架下方设置的万向轮,配合其上方的弹簧软管可实现支撑架的移动和组合,推动支撑架使其中出现过道,从而方便对植株进行收获和观察,也可将支撑架推至一起进行组合,而达到提高大棚空间的利用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放大图。
图中:1、温室大棚;2、第一水管;3、水泵;4、蓄水箱;5、支撑架; 6、第二水管;7、引水槽;8、连通器;81、出水口;82、进水口;9、万向轮;10、种植盆;11、弹簧软管;12、第三水管;13、第四水管;14、第五水管;15、支撑杆;16、过滤网;17、进料口;18、第六水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丹县昌隆实业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山丹县昌隆实业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76433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铁皮石斛的枯桩附身栽培装置
- 下一篇:一种无土栽培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