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针对大型机箱类产品的模具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0765263.5 | 申请日: | 2018-05-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845056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01 |
发明(设计)人: | 宋龙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正工模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17/22 | 分类号: | B22D17/22 |
代理公司: | 苏州睿昊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77 | 代理人: | 伍见 |
地址: | 215332 江苏省苏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动模框 动模仁 定模框 定模仁 散热片结构 模具结构 箱类产品 定位槽 分流锥 浇口套 镶拼件 镶拼 本实用新型 散热片型腔 抽芯机构 单独加工 分离产品 合模定位 生产效率 定位柱 大块 多块 合模 小块 模具 配合 分解 加工 保证 生产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针对大型机箱类产品的模具结构,包括定模框、定模仁、浇口套、动模框、动模仁、分流锥;所述定模仁、浇口套固定于定模框上;所述动模仁、分流锥固定于动模框上,所述动模框另一端还设有抽芯机构,便于分离产品与模具;所述动模仁由多块镶拼件镶拼形成,所述镶拼件为深散热片结构,将大块深散热片结构分解为小块的镶拼结构,使得每块可单独加工生产,降低加工难度同时提高生产效率;所述动模框四周设有若干定位槽,所述定模框四周设有与所述定位槽配合的定位柱,保证合模定位精准,合模后动模仁与定模仁配合形成散热片型腔。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针对大型机箱类产品的模具结构。
背景技术
在生产通讯类的产品中,其外壳底部的结构,如散热片,通常采用高壁深腔结构(即又高又密又长的结构),因此在压铸加工时,其压铸加工的型腔也需采用相应的高壁深腔结构,目前针对这种的大型机箱产品,生产厂家主要采用两种生产方式:挤型材结合搅拌摩擦焊和半固态压铸。挤型材结合搅拌摩擦焊的方式虽然可以生产出散热片密集且深的机箱,但是在生产机箱时工作量大,生产设备损耗大,成本高,且生产的机箱结构相对单一,不利于稍复杂机箱的加工生产,同时焊接时容易产生多种缺陷;另一种生产方式是半固态压铸,半固态压铸对固液两相混合物的配比精度要求较高,材料成本高,对压铸设备要求较高,能耗高且效率低,生产过程胚料流失严重,且产品抛光较复杂,连接力稳定度相对较低,生产周期慢。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仅在传统压铸模具的基础上改进的,结构简单、合理,能够有效降低模具的加工难度,缩短模具加工周期的针对大型机箱类产品的模具结构。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针对大型机箱类产品的模具结构,包括定模框、定模仁、浇口套、动模框、动模仁、分流锥;所述定模仁、浇口套固定于定模框上;所述动模仁、分流锥固定于动模框上,所述动模框另一端还设有抽芯机构,便于分离产品与模具;所述动模仁由多块镶拼件镶拼形成,所述镶拼件为深散热片结构,将大块深散热片结构分解为小块的镶拼结构,使得每块可单独加工生产,降低加工难度同时提高生产效率;所述动模框四周设有若干定位槽,所述定模框四周设有与所述定位槽配合的定位柱,保证合模定位精准,合模后动模仁与定模仁配合形成散热片型腔。
进一步的,所述镶拼件的深散热片结构由慢丝线切割形成,保证了生产效率和加工精度,解决了模具表面的抛光打磨问题。
进一步的,所述镶拼件之间存在排气间隙,该排气间隙由模具设计人员在设计时通过精确的计算得出,并在设计完成后模流分析设计可行性,排气间隙有利于压铸成型时模具内气体的排出,减少压铸不良的产生。
进一步的,所述抽芯机构包括滑块和油缸,所述油缸连接所述滑块,利用油缸带动滑块移动进行抽芯。
进一步的,所述动模仁内还包括镶针结构,所述动模框内还设有抽真空管道,多方面进行排气设计,确保使用模具时排气顺畅,减少压铸不良。
进一步的,所述分流锥的浇口道从分流锥顶端向下延伸与定模仁连接处,浇口道有角度的向下延伸能够有效防止使用模具浇铸时胚料回流,提高模具的质量。
进一步的,所述动模框内设有温控流道,所述温控流道包括水路和油路,提高模具的工作效率降低不良品的产生。
进一步的,顶针排布均匀的穿过动模仁并与散热片型腔连通,便于顺利将使用模具生产的产品顶出。
进一步的,所述定位槽和定位柱为互相配合的方形结构,所述定位槽和定位柱分别设置有6个,定位槽和定位柱设置在模具的四角和模具长边的中间,使动模框与定模框的合模定位更加精准。
进一步的,所述定位槽的两侧设有耐磨板,所述耐磨板通过固定在其背面的法兰与所述动模框插接固定,适应于大型模具,解决大型模具不方便设置螺丝孔的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正工模具有限公司,未经昆山正工模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76526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安装有平稳底座的五金扳手压铸模具
- 下一篇:一种LED外壳的压铸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