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截止阀有效
申请号: | 201820765631.6 | 申请日: | 2018-05-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825284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8 |
发明(设计)人: | 于亚平;王芳;陆虎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市力沛流体阀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K15/03 | 分类号: | F16K15/03;F16K15/18;F16K27/02;F16K31/60;F16K4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65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固定座 阀杆 螺栓固定 螺纹套筒 截止阀 阀瓣 阀体 环氧树脂 阀杆穿过阀体 卡扣活动连接 本实用新型 底部内壁 顶部内壁 缓冲效果 缓冲装置 螺纹啮合 密封垫圈 耐磨涂层 阀杆套 缓冲板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截止阀,包括第一手轮、第一阀杆、第一螺纹套筒、第一固定座、第一阀瓣、阀体、密封垫圈、第二阀瓣、第二螺纹套筒、第二阀杆、第二固定座、环氧树脂耐磨涂层、阀杆套、第三阀杆、第二手轮、缓冲板和缓冲装置,所述阀体的顶部内壁通过螺栓固定有第一固定座,所述第一固定座的内侧通过螺栓固定有第一螺纹套筒,所述第一螺纹套筒的内侧通过螺纹啮合连接有第一阀杆,所述第一阀杆穿过阀体,且第一阀杆的一端通过螺栓固定有第一手轮,且另一端通过卡扣活动连接有第一阀瓣,所述阀体的底部内壁通过螺栓固定有第二固定座,该截止阀,具有缓冲效果好和实用性强的特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截止阀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截止阀。
背景技术
截止阀又称截门阀,属于强制密封式阀门,所以在阀门关闭时,必须向阀瓣施加压力,以强制密封面不泄漏。当介质由阀瓣下方进入阀门时,操作力所需要克服的阻力,是阀杆和填料的摩擦力与由介质的压力所产生的推力,关阀门的力比开阀门的力大,所以阀杆的直径要大,否则会发生阀杆顶弯的故障。
但在现有的截止阀中,存在缓冲效果差和实用性弱的特点的问题:时常会受到外力冲击而导致截止阀与管道连接处的密封性受影响,且截止阀在开合过程中过于繁琐,不够省力。因此,设计一种具有缓冲效果好和实用性强的截止阀是很有必要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截止阀,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截止阀,包括第一手轮、第一阀杆、第一螺纹套筒、第一固定座、第一阀瓣、阀体、密封垫圈、第二阀瓣、第二螺纹套筒、第二阀杆、第二固定座、环氧树脂耐磨涂层、阀杆套、第三阀杆、第二手轮、缓冲板和缓冲装置,所述阀体的顶部内壁通过螺栓固定有第一固定座,所述第一固定座的内侧通过螺栓固定有第一螺纹套筒,所述第一螺纹套筒的内侧通过螺纹啮合连接有第一阀杆,所述第一阀杆穿过阀体,且第一阀杆的一端通过螺栓固定有第一手轮,且另一端通过卡扣活动连接有第一阀瓣,所述阀体的底部内壁通过螺栓固定有第二固定座,所述第二固定座的内侧通过螺栓固定有第二螺纹套筒,所述第二螺纹套筒的内侧通过螺纹啮合连接有第二阀杆,所述第二阀杆的一端通过螺栓固定有第二阀瓣,所述阀体的两端均通过粘接固定有密封垫圈,所述密封垫圈的外部涂覆有环氧树脂耐磨涂层,所述阀体的一侧通过尼龙绳连接有第三阀杆,所述第三阀杆的一端通过焊接固定有阀杆套,且另一端通过螺栓固定有第二手轮,所述阀体的两侧均对应安装有缓冲装置,且同侧的两个缓冲装置之间通过粘接固定有缓冲板,所述缓冲装置由立柱、壳体、弹簧、限位块、滑轨、滑块、挡板和缓冲弹球组成,所述壳体的两侧内壁均通过焊接固定有滑轨,所述滑轨的两端均通过焊接固定有限位块,所述滑轨的内部安装有滑块,且两个滑块之间通过螺栓固定有挡板,所述挡板的顶部中心处通过焊接固定有立柱,所述立柱穿过壳体,且外部套接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挡板和壳体连接,所述壳体的底部内壁通过粘接固定有缓冲弹球。
进一步的,所述阀体与第一阀瓣通过铰链活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阀杆套与第二阀杆为配合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阀瓣的底部与第二阀瓣的顶部均为曲面,且外部均涂覆有防水橡胶。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手轮和第二手轮的外部均刻有防滑纹。
进一步的,第一阀杆和第二阀杆的外部均套有密封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市力沛流体阀业有限公司,未经南通市力沛流体阀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76563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