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冷却功能的黄磷尾气处理用收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767896.X | 申请日: | 2018-05-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891163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31 |
发明(设计)人: | 宋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开阳川东化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46/00 | 分类号: | B01D46/00;B01D46/42;F28D7/10 |
代理公司: | 贵阳中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52100 | 代理人: | 刘楠 |
地址: | 550399 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黄磷尾气 收集装置 冷却功能 连接管道 水冷管道 托板 过滤 本实用新型 内部设置 上方盖板 使用寿命 固定块 过滤层 过气管 入气管 卡垫 卡柱 竖杆 左端 拆卸 粉尘 出口 自由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冷却功能的黄磷尾气处理用收集装置,包括水冷管道、连接管道和托板,所述水冷管道的内部设置有入气管,所述连接管道的下方设置有第二卡垫,所述过气管的下方设置有第一箱体,所述第一出口的下方设置有卡柱,所述托板的下方设置有竖杆,所述第一箱体的右侧设置有过滤层,所述第二箱体的上方左端设置有上方盖板,所述第二箱体的内部右上方设置有固定块,所述第二箱体的内部右侧设置有第二出口。该具有冷却功能的黄磷尾气处理用收集装置,能够对黄磷尾气进行过滤,能够对过滤下来的粉尘进行清理收集,能够对黄磷尾气进行降温,延长收集装置的使用寿命,且能够进行自由的拆卸与调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黄磷尾气处理收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具有冷却功能的黄磷尾气处理用收集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化工产业不断地被建起,而化工产业产生的垃圾对环境的危害尤为严重,若是不经过任何处理便排入空气中,很容易对周围生活人群造成伤害,因此出现了各种针对化工产业废气的各种净化装置,而黄磷尾气处理用收集装置也属于其中的一种,市面上存在的尾气收集装置种类虽多,但仍有很多不足,比如不能够对黄磷尾气进行过滤,不能够对过滤下来的粉尘进行清理收集,不能够对黄磷尾气进行降温,影响收集装置的使用寿命,且不能进行拆卸与调节,不能够对黄磷尾气进行降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冷却功能的黄磷尾气处理用收集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现在的黄磷尾气处理用收集装置不能够对黄磷尾气进行过滤,不能够对过滤下来的粉尘进行清理收集,不能够对黄磷尾气进行降温,影响收集装置的使用寿命,且不能进行拆卸与调节,不能够对黄磷尾气进行降温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冷却功能的黄磷尾气处理用收集装置,包括水冷管道、连接管道和托板,所述水冷管道的内部设置有入气管,且水冷管道的右侧设置有第一卡垫,所述连接管道的下方设置有第二卡垫,且第二卡垫的内部设置有过气管,所述过气管的下方设置有第一箱体,且第一箱体的下方设置有第一出口,所述第一出口的下方设置有卡柱,且卡柱的下方设置有收集箱,所述托板的下方设置有竖杆,且竖杆的下方设置有底板,所述第一箱体的右侧设置有过滤层,且过滤层的右侧设置有第二箱体,所述第二箱体的上方左端设置有上方盖板,且第二箱体的内表面设置有散冷板,所述第二箱体的内部右上方设置有固定块,且固定块的上方设置有蓄电池,所述第二箱体的内部右侧设置有第二出口,且第二出口的右侧设置有侧边盖。
优选的,所述入气管与连接管道的连接方式为卡槽连接,且入气管与第一卡垫的连接方式为镶嵌联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出口与第一箱体构成伸缩结构,且第一出口与卡柱的连接方式为粘贴连接,并且卡柱关于第一出口的中轴线对称设置有4个。
优选的,所述收集箱通过竖杆在底板的上方构成升降结构,并且竖杆关于托板的中轴线对称设置有2个。
优选的,所述过滤层与第二箱体的连接方式为螺纹连接,且过滤层的外表面呈凹凸状结构。
优选的,所述第二箱体与上方盖板的连接方式为卡槽连接,且上方盖板的横截面呈齿牙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具有冷却功能的黄磷尾气处理用收集装置,能够对黄磷尾气进行过滤,能够对过滤下来的粉尘进行清理收集,能够对黄磷尾气进行降温,延长收集装置的使用寿命,且能够进行自由的拆卸与调节,能够对黄磷尾气进行降温;
1.设置有过滤层,能够对初次冷却后的黄磷尾气进行过滤,将其内部夹杂的粉尘颗粒过滤下来,加以收集,且还能够对过滤层与第二箱体进行自由的拆卸与组装,清洗方便;
2.设置有第一出口、收集箱和竖杆,能够使第一出口在第一箱体的内部下方进行自由的伸缩,从而避免粉尘的洒落,且对于过滤掉的粉尘,收集箱能够对其进行收集,便于粉尘的重复利用和对粉尘的进一步净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开阳川东化工有限公司,未经贵州开阳川东化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76789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