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支气管动脉造影管有效
申请号: | 201820768189.2 | 申请日: | 2018-05-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912314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19 |
发明(设计)人: | 李先华;姚高文;谢秀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内江市第一人民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25/14 | 分类号: | A61M25/14;A61M25/00 |
代理公司: | 重庆市信立达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30 | 代理人: | 包晓静 |
地址: | 641000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导管 造影剂 气囊 吸管 支气管动脉 中空结构 通气管 药液管 造影管 通孔 医疗器械技术 本实用新型 固定导管 器械夹 上端 造影 充气 内插 竖直 吸出 细管 植入 连通 感染 痛苦 伤害 | ||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支气管动脉造影管,设置有导管,所述导管内部为中空结构,导管上端两侧设有通孔,通孔内插有造影剂细管;导管内的中空结构竖直方向放置有药液管和吸管,导管的末端连通气囊。在导管内部设有气囊,气囊上部设有通气管,可以通过通气管对气囊进行充气,达到内外固定导管于药液管和吸管的效果,不用外加器械夹持导管,减少病人手术中痛苦并减少感染;设有吸管可在造影剂植入后完成造影时吸出多余造影剂,减少造影剂对人体造成的伤害。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支气管动脉造影管。
背景技术
(1)现有的医疗上使用的造影管需外部器械夹持固定,可能增加手术感染加重病人痛苦,且大量造影剂会对人体有害。
(2)支气管造影是直接观察支气管病变的检查方法,在造影时患者有一定痛苦,且造影剂会对人体产生不良影响。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支气管动脉造影管。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该支气管动脉造影管设置有导管,所述导管内部为中空结构,导管上端两侧设有通孔,通孔内插有造影剂细管;
导管内的中空结构竖直方向放置有药液管和吸管,导管的末端连通气囊。
在导管内部设有气囊,气囊上部设有通气管,可以通过通气管对气囊进行充气,达到内外固定导管于药液管和吸管的效果,不用外加器械夹持导管,减少病人手术中痛苦并减少感染;设有吸管可在造影剂植入后完成造影时吸出多余造影剂,减少造影剂对人体造成的伤害。
所述吸管位于药液管后侧,吸管下端设置有分叉口,分叉口直径小于导管的直径。
通过设置分叉口,实现吸管的分流,方便操作。分叉口的直径较小,方便在导管内抽取和调节位置。
所述气囊设有两个,分别粘于导管内壁两侧,气囊上部连接有通气管,两个通气管在导管顶部位置集束为一根连接充气设备。
通过气囊实现对通气管的充放气,实现通气管的固定安装。
所述导管的外部包裹有耐腐蚀层,所述耐腐蚀层的外侧包裹有润滑剂层。
通过设置耐腐蚀层,增加了导管的延长寿命;通过设置润滑剂层增加了导管的润滑效果,降低了患者的痛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支气管动脉造影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支气管动脉造影管的内部示意图。
图中:1、导管;2、造影剂细管;3、药液管;4、吸管;5、气囊;6、通气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发明内容、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作详细的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内江市第一人民医院,未经内江市第一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76818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医用封闭式吸痰管
- 下一篇:一种用于脑外科手术的引流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