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远红外电热膜的多功能炉有效
申请号: | 201820768224.0 | 申请日: | 2018-05-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844287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29 |
发明(设计)人: | 杨广良;阳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伊莱特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C7/06 | 分类号: | F24C7/06;F24C7/08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曹聪聪 |
地址: | 5284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远红外电热膜 微晶玻璃板 本实用新型 多功能炉 炉体 器具技术领域 热转换效率 厨房烹饪 加热锅具 加热过程 接电电极 节能环保 连接电源 发热体 下表面 上端 红外线 传导 锅具 加热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远红外电热膜的多功能炉,属于厨房烹饪器具技术领域,包括炉体、及安装在炉体上端的微晶玻璃板,所述微晶玻璃板的下表面设有远红外电热膜,所述远红外电热膜上设有能够连接电源的接电电极。本实用新型中,远红外电热膜作为发热体,锅具放置在微晶玻璃板上,通过微晶玻璃板传导的热量和远红外电热膜产生的红外线来加热锅具内的食物和水,由于远红外电热膜的加热面积大,加热过程更加均匀,其热转换效率高达90%,更加节能环保。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厨房烹饪器具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具有远红外电热膜的多功能炉。
背景技术
现有的多功能炉大多采用发热盘或发热管的加热结构,基于发热盘或发热管自身的体积、及安装需要的空间,使得多功能炉的空间结构大,不利于实现轻薄型理念,此外,发热盘或发热管通过热传导的方式加热,热转换效率低。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合理、设计巧妙、加热均匀、节能环保的具有远红外电热膜的多功能炉。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具有远红外电热膜的多功能炉,包括炉体、及安装在炉体上端的微晶玻璃板,所述微晶玻璃板的下表面设有远红外电热膜,所述远红外电热膜上设有能够连接电源的接电电极。
优选的,还包括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能够与放置在微晶玻璃板上的锅具底部接触测温。
优选的,所述温度传感器到远红外电热膜的水平距离不小于5mm。
优选的,还包括设置在温度传感器和炉体之间的安装组件,所述微晶玻璃板上设有供温度传感器穿过的通孔,所述温度传感器通过安装组件弹性安装在炉体内,当无外力作用时,所述温度传感器的上端高于微晶玻璃板。
优选的,当无外力作用时,所述温度传感器的上端至少高于微晶玻璃板2mm。
优选的,所述安装组件包括弹簧支撑块、设在弹簧支撑块上的传感器支架,所述传感器支架内容置有温度传感器和弹簧,所述弹簧连接温度传感器和弹簧支撑块。
优选的,还包括设置在传感器支架和通孔之间的密封圈,所述密封圈套设在传感器支架上端,且与传感器支架过盈配合,所述密封圈安装在通孔内,且与通孔过盈配合。
优选的,所述密封圈的下边沿设有防水台。
优选的,还包括成型在炉体内的支撑筋,所述支撑筋通过安装组件顶压防水台,从而实现防水台与微晶玻璃板下端面的紧密配合。
优选的,传感器支架上设有与防水台相匹配的台阶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远红外电热膜作为发热体,锅具放置在微晶玻璃板上,通过微晶玻璃板传导的热量和远红外电热膜产生的红外线来加热锅具内的食物和水,由于远红外电热膜的加热面积大,加热过程更加均匀,其热转换效率高达90%,更加节能环保。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分解图之一;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分解图之二;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使用时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4,如图所示,一种具有远红外电热膜的多功能炉,包括炉体1、及安装在炉体1上端的微晶玻璃板2,所述微晶玻璃板2的下表面设有远红外电热膜3,所述远红外电热膜3上设有能够连接电源的接电电极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伊莱特电器有限公司,未经广东伊莱特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76822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线圈组件和具有其的电磁炉
- 下一篇:基于电磁加热的多功能家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