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二沉池有效
申请号: | 201820769120.1 | 申请日: | 2018-05-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855324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01 |
发明(设计)人: | 金瑟;赵海峰;敖雪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力尔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21/02 | 分类号: | B01D2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10000 辽宁省沈***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二沉池 隔板 后处理池 斜板 本实用新型 前处理 填料层 斜向下设置 垂直设置 设备设施 水流方向 侧壁 斜向 分隔 改造 对立 重建 | ||
一种二沉池,在二沉池中垂直设置的隔板将二沉池分隔为前处理池和后处理池,在前处理池底部沿着水流方向斜向下设置第一斜板,后处理池底部延隔板及对立侧壁斜向内底部设置第二斜板,在后处理池的上部设置填料层。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的特点,在原有二沉池的基础上进行改造,通过增加隔板、填料层、斜板等设备设施,即可达到预期效果。因此,本实用新型实用性广,无需重建二沉池即可完成提标改造的目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提供了一种分格的污泥沉淀二沉池。
背景技术
在污水处理过程当中,二沉池起到了沉降污泥的作用,但是现有的二沉池多采用减缓流速的方式起到沉降污泥的作用,效果不佳;并且污泥的清理较为繁琐。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具体提供了一种二沉池,在二沉池1中垂直设置的隔板2将二沉池1分隔为前处理池101和后处理池102,在前处理池101底部沿着水流方向斜向下设置第一斜板1011,后处理池102底部延隔板2及对立侧壁斜向内底部设置第二斜板1021,在后处理池102的上部设置填料层3。
排泥管路4共设置三段,前处理池管路1012布置在前处理池101的下部,后处理池管路1022在后处理池102的下部,前处理池管路1012和后处理池管路1022合并后连接总排泥管路401并将出口设置在二沉池1外。
在前处理池101的前壁和后处理池102的后壁上分别设置进水口5和排水口6。
前处理池101容积为二沉池1整体容积的1/3~2/5,因此前处理池很容易被填满。
第二斜板1021共设置两处,且坡度对立设置。
前处理池管路1012的吸泥口布置在前处理池101的第一斜板1011和隔板2之间。后处理池管路1022的吸泥口布置在后处理池102的两处第二斜板1021之间。
后处理池管路1022上设置第一电动阀门1023,总排泥管路401上设置第二电动阀门402。
在后处理池102的后侧壁上,在排水口6处设置向上开口的溢流堰7。溢流堰7、隔板2、进水口5的高度依次递增。
填料层3为斜板填料层,斜板倾斜方向为延水流流动方向向下倾斜。
第一斜板1011和第二斜板1021的高度相同,倾斜角度相同。
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在二沉池中焊接隔板,将二沉池分隔为两个独立的区域形成前处理池和后处理池,并搭建斜板。后处理池中的斜板式填料层能够提高沉淀速率。
在清理淤泥时,关闭第一电动阀门1023,开启第二电动阀门402,前处理池101中沉淀的污泥由污泥泵运输回流到前端生化系统,实现脱氨除磷。前处理池101充满污水后的上清液及少量的泥水混合物流入后处理池102继续沉淀分离。同时开启第一电动阀门1023和第二电动阀门402,实现排除剩余污泥的效果。排除后关闭第一电动阀门1023和第二电动阀门402。
本实用新型具有下述特点:
1、回流污泥活性较强,及时补充生化污泥。
2、后处理池剩余污泥量少,方便定期处理。
3、剩余污泥沉积发酵的周期延长,延长了二沉池清淤周期,污泥发臭及有害气体的产生量降低。
4、电气阀控制回流周期、剩余污泥排放周期,可操作性强。
此外,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的特点,并且在原有二沉池的基础上进行改造,通过增加隔板、填料层、斜板等设备设施,即可达到预期效果。因此,本实用新型实用性广,无需重建二沉池即可完成提标改造的目标。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力尔环境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沈阳力尔环境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76912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