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高分子脱硝的上料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769580.4 | 申请日: | 2018-05-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852624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22 |
发明(设计)人: | 杜恒仙;朱琳;芮金花;殷红;陈忠;王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省节能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光大环境科技(中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56 | 分类号: | B01D53/56;B01D53/76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磐华律师事务所 11336 | 代理人: | 董巍;高伟 |
地址: | 211106 江苏省南京市江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料斗 粉仓 脱硝剂 下料口阀门 上料装置 单轨吊 脱硝 本实用新型 运送 拆包 配置 顶部设置 粉尘扩散 投放量 装入 运载 高空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高分子脱硝的上料装置,包括:料斗,配置为运载高分子脱硝剂,所述料斗的底部设置有下料口阀门;粉仓,配置为接收所述料斗中的高分子脱硝剂,所述粉仓的顶部设置有粉仓入口;单轨吊,配置为运送所述料斗,以使所述料斗的下料口阀门与所述粉仓入口对接。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高分子脱硝的上料装置,在地面对高分子脱硝剂进行拆包后装入料斗中,然后通过单轨吊将料斗运送至粉仓的上方,使所述料斗的下料口阀门与所述粉仓入口对接,从而提高了单轨吊每次运送的高分子脱硝剂的投放量,减少了人为操作次数,并且避免了在高空中拆包导致的粉尘扩散。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焚烧发电领域,具体地,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高分子脱硝的上料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城市化进程和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国家对环保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焚烧发电厂在焚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氮氧化合物NOx,烟气直接排入大气中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脱硝技术是电厂建设运营通用的环保技术手段,能有效去除烟气中过量的NOx。国内目前通用的脱硝技术有SCR(选择性催化还原法)、SNCR(选择性非催化还原法),其中SNCR工艺简单,脱硝效率较低,不能满足日益严格的环保要求,SCR脱硝效率较高,但其工艺复杂,尤其低温SCR催化剂价格昂贵,使用寿命短,运行和维护成本较高。特别是在生物质发电厂中,烟气含有大量的K、Na等碱金属易导致SCR催化剂中毒,脱硝成为生物质烟气净化中的瓶颈。
高分子脱硝技术(PNCR)是在SNCR的基础上研发的,其核心是高分子脱硝剂,高分子脱硝剂是以高分子材料作为载体,把氨基成分聚合负载在高分子材料上,形成粉末状材料。将该粉末材料喷入炉膛中,喷射的温度窗口在800℃~900℃之间,高温下氨基和高分子连接的化学键断裂,释放出大量的含氨基官能团,氨基与烟气中NOx发生反应,进而达到高效脱除NOx的目的。
由于高分子脱硝剂为干燥粉末状,运送至电厂的脱硝剂通常为50千克/包的料包,在现有技术中,料包需通过电动单轨吊送至约9米高处的粉仓,粉仓下料后经风机气力输送喷入炉膛中进行反应。传统物料输送过程中,高分子脱硝剂料包经单轨吊抓斗直接抓放至粉仓入口处,需人工拆包后投入粉仓内,料包抓放及拆包过程均在高空中操作,导致粉尘扩散形成环境污染,且人工操作次数频繁,浪费劳力。
因此,有必要提出一种新的用于高分子脱硝的上料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在实用新型内容部分中引入了一系列简化形式的概念,这将在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中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内容部分并不意味着要试图限定出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关键特征和必要技术特征,更不意味着试图确定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高分子脱硝的上料装置,包括:
料斗,配置为运载高分子脱硝剂,所述料斗的底部设置有下料口阀门;
粉仓,配置为接收所述料斗中的高分子脱硝剂,所述粉仓的顶部设置有粉仓入口;
单轨吊,配置为运送所述料斗,以使所述料斗的下料口阀门与所述粉仓入口对接。
进一步,上料装置还包括:
气力输送管道,所述气力输送管道与所述粉仓相连接,配置为接收所述粉仓中排出的高分子脱硝剂。
进一步,上料装置还包括:
罗茨风机,所述罗茨风机设置在所述气力输送管道的末端,配置为将所述气力输送管道中的高分子脱硝剂吹入炉膛。
进一步,所述料斗的顶部设置有吊耳,以使所述料斗吊挂在所述单轨吊上。
进一步,所述料斗的材料为钢材。
进一步,所述高分子脱硝剂为粉末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省节能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光大环境科技(中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省节能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光大环境科技(中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76958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氧化脱硝的混合装置
- 下一篇:一种脱硝反应的烟温自动调节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