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型钢抱箍式混凝土单柱浇筑加固施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769852.0 | 申请日: | 2018-05-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823594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4 |
发明(设计)人: | 许涛;邓利平;王益飞;冉华;张磊;郭东露;李晨;陈超;杨华超;王昭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八局集团第四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13/02 | 分类号: | E04G13/02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 代理人: | 钱成岑 |
地址: | 610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插件 浇筑 插孔 本实用新型 对拉螺杆 施工装置 抱箍式 框架柱 弯折部 单柱 混凝土 胶合板 孔洞 外观质量问题 传统混凝土 混凝土浇筑 侧向压力 传统建筑 固定钢管 抗压能力 模板安装 一体成型 后框架 外抱箍 上端 抱箍 紧固 漏浆 木方 下端 胀模 收尾 成型 钢管 并用 穿过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型钢抱箍式混凝土单柱浇筑加固施工装置,包括型钢构件、木方、胶合板和插件;型钢构件包括型钢本体和弯折部,型钢构件和弯折部一体成型;型钢本体上设置若干插孔;插件的下端小上端大以保证插件能够插入插孔但不能穿过插孔;型钢抱箍包括四个型钢构件,各型钢构件之间收尾相连,并用插件紧固。本实用新型较传统建筑工程中采用的钢管外抱箍,内部使用对拉螺杆固定钢管的框架柱模板安装工艺方法,增强了对混凝土浇筑时产生的侧向压力的抗压能力,由于少了对拉螺杆的孔洞,一定程度上避免了传统混凝土浇筑时漏浆、胀模,避免了浇筑后框架柱出现严重错胎等外观质量问题通病,保证了框架柱砼的成型尺寸和观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程建设领域的房屋建筑工程,尤其涉及一种房屋建筑工程框架柱浇筑的加固装置。
背景技术
由于在传统建筑工程中的框架柱模板安装工艺主要采用钢管外抱箍进行加固,内部使用对拉螺杆固定钢管的框架柱模板安装工艺方法。此种加固方法工序繁琐、消耗大量周转材料,且浇筑成型后外观不理想。尤其是对于较大截面的框架柱,其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侧向压力很大,因此造成钢管外抱箍用量很大,且与之配套需安装大量扣件,工序繁琐,影响了施工进度;同时对拉螺杆用量较大,使得混凝土表面洞眼多,需要后期拆模以后修补,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结构工程外观质量,因此为保证柱砼的成型尺寸和观感,对传统模板加固体系要加以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型钢抱箍式混凝土单柱浇筑加固施工装置,它可在保证柱砼的成型尺寸和观感的情况下对传统模板加固体系要加以改进,使受力更合理,资源和成本更节约,施工进度更提高且更容易施工。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型钢抱箍式混凝土单柱浇筑加固施工装置,包括型钢构件、木方、胶合板和插件;
型钢构件包括型钢本体和弯折部,型钢构件和弯折部一体成型;
型钢本体上设置若干插孔;
插件的下端小上端大以保证插件能够插入插孔但不能穿过插孔;
型钢抱箍包括四个型钢构件,各型钢构件之间收尾相连,并用插件紧固。
作为优选方式,插孔至少为两排,每排插孔数量至少为两个。
作为优选方式,插孔的长度至少为30mm。
作为优选方式,型钢构件由工字钢制成。
作为优选方式,型钢构件的长度为1530mm。
作为优选方式,型钢构件的厚度不小于6mm。
作为优选方式,弯折部长度至少为100mm。
作为优选方式,插件包括三角形本体和端头,端头沿着三角形本体的侧面延伸。
作为优选方式,三角形的侧面设置有防脱部。
作为优选方式,防脱部为半球形凸起,上下半球形凸起之间的距离至少为7m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较传统建筑工程中采用的钢管外抱箍,内部使用对拉螺杆固定钢管的框架柱模板安装工艺方法,增强了对混凝土浇筑时产生的侧向压力的抗压能力,由于少了对拉螺杆的孔洞,一定程度上避免了传统混凝土浇筑时漏浆、胀模,避免了浇筑后框架柱出现严重错胎等外观质量问题通病,保证了框架柱砼的成型尺寸和观感。
通过型钢构件之间的卡接对模板进行抱箍加固有利于增强模板的稳定性,具有构造简单、受力明确合理、施工工艺简便易行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利用了型钢的刚度和强度,有效控制框架柱截面变形,同时减少了扣件用量,所有措施材料均可以重复利用,节约了成本。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八局集团第四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铁八局集团第四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76985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