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汽机台板施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771135.1 | 申请日: | 2018-05-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841529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22 |
发明(设计)人: | 李燕;郝亚辉;刘胜利;吴泽坤;方涛;黄卫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建电力建设有限公司;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27/44 | 分类号: | E02D27/44 |
代理公司: | 北京德崇智捷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67 | 代理人: | 王斌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机 台板 调节装置 施工装置 龙骨 支撑架 柱头 本实用新型 格构柱式 连接单元 可调式 钢管 现场施工效率 节点要求 模板固定 模板体系 人力物力 施工技术 水平撑杆 效率低等 影响工程 有效解决 钢管柱 斜撑杆 支撑 搭设 地拖 施工 周转 安全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机台板施工装置,包括:可调式支撑体系,包括支撑架以及柱头调节装置,所述柱头调节装置设置在所述支撑架顶端;所述支撑架由格构柱式连接单元在水平方向上和垂直方向上相互连接而成;所述格构柱式连接单元包括四根立柱、连接在四根立柱之间的水平撑杆和斜撑杆;模板体系,包括龙骨以及模板;所述模板固定在所述龙骨上;所述龙骨固定在所述柱头调节装置上。本实用新型施工装置,在汽机台板的施工中,采用钢管柱可调式支撑体系等措施,有效解决汽机台板传统施工技术中,钢管搭设极大地拖慢现场施工效率,影响工程工期,且在钢管周转过程中极其浪费人力物力,效率低等问题。顺利实现工期节点要求,并保证了施工质量与安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机台板的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是汽机台板施工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核电产业的蓬勃发展,核电建设市场成为电建企业的焦点,核电站中汽机基础位于汽轮机厂房汽机间的中心部位,是整个主厂房内发电机体量最大的设备基础。以红沿河核电站为例,汽机台板是汽机基础的主要组成部分,直接承受汽轮机、发电机等大型设备的自重和动荷载,顶标高16.17m,由纵横9条大梁组成,最大尺寸为4.50m宽×3.97m高,施工环境和重要性决定了汽机台板的施工难度。
按照以往传统施工经验,汽机台板模架支撑体系采用扣件式钢管支撑架体系,钢管采用Φ48×3.6钢管。其架体的搭设高度、整体稳定性和沉降位移量均需满足汽机台板施工的特殊要求,脚手架搭设量巨大,钢管支撑架纵横间距小,最小200mm,搭设及拆除困难,存在一定安全风险。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人力成本在各行各业中所占比例越来越大,并且对安全的要求越来越高,如何优化施工工艺,规避汽机台板中采用钢管支撑系统的各类风险,已成为建筑企业急需解决的目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简化施工工艺、降低施工成本、缩短施工周期的汽机台板施工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汽机台板施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可调式支撑体系,包括支撑架以及柱头调节装置,所述柱头调节装置设置在所述支撑架顶端;所述支撑架由格构柱式连接单元在水平方向上和垂直方向上相互连接而成;所述格构柱式连接单元包括四根立柱、连接在四根立柱之间的水平撑杆和斜撑杆;
模板体系,包括龙骨以及模板;所述模板固定在所述龙骨上;所述龙骨固定在所述柱头调节装置上。
在所述立柱的上端设置有上端水平撑连接部,在所述立柱的下端设置有下端水平撑连接部,在所述立柱上还设置有斜撑连接部,所述斜撑连接部位于所述上端水平撑连接部与下端水平撑连接部之间;在所述上端水平撑连接部上连接上端水平撑杆,在所述下端水平撑连接部上连接下端水平撑杆,在斜撑连接部上连接斜撑杆。
所述柱端调节装置包括上端连接部、下端连接部以及连接在上端连接部与下端连接部之间的调节机构;所述下端连接部与所述支撑架顶端连接,所述上端连接部与所述主龙骨连接。
所述调节机构包括螺栓以及连接在螺栓上的第一螺母、第二螺母以及第三螺母,所述螺栓从上端连接部穿出并进入到下端连接部;第一螺母紧固在所述上端连接部的紧固面下侧;第二螺母和第三螺母紧固在所述下端连接部的紧固面上下两侧。
所述模板包括光面模板以及跳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传统脚手架支撑体系钢管用量达650T,扣件16万多个且需要使用约5个月,租金昂贵,大量的脚手架搭设拆除需要巨额的人工费。钢管柱大部分在地面拼装完成,减少了大量的高空作业,避免了施工过程安全隐患,极大的提高了施工安全度。钢管柱因为在地面上拼装成组件,然后再吊装至工作面连接成整体,提高了工作效率,节约工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建电力建设有限公司;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建电力建设有限公司;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77113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户内变电站的整体预制装配式主变基础
- 下一篇:一种电信管道保护基础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