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软袋固定结构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820772054.3 申请日: 2018-05-23
公开(公告)号: CN208217326U 公开(公告)日: 2018-12-11
发明(设计)人: 赵俊兴;曹芳;喻超;叶丽莉 申请(专利权)人: 浙江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新昌制药厂;浙江创新生物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B65D25/10 分类号: B65D25/10
代理公司: 浙江翔隆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06 代理人: 张建青
地址: 312500 浙江省*** 国省代码: 浙江;3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软袋 本实用新型 座体 固定结构 后续操作 插管口 管口 拾取 一次性传输 机械手 顶部敞开 软袋包装 固定带 粘连 袋体 单袋 底面 拿取 机械化 挤压 开口 自动化
【说明书】:

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软袋固定结构。现有的软袋包装形式,由于包装时挤压在一起,且袋体轻,单个拾取进行后续操作时容易粘连在一起,难以实现机械化的自动拿取。本实用新型包括座体,所述座体的上部开有多个用于固定软袋管口的插管口;所述插管口至少一侧开口,顶部敞开;所述座体的底面为平面。本实用新型能够方便固定带管口的软袋,并且能够实现多个软袋的一次性传输、便于机械手单袋逐一自动拾取,可实现自动化的后续操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软袋的固定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医药、食品等行业用软袋的包装固定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医药、食品等行业用软袋大多采用两种包装形式:散装和托盘包装,但均有缺陷。对于散装方式包装的软袋,不能使用自动化设备进行转运,只能手动转运,单次软袋转运量十分有限,难以一次性整体转运,或需要进行软袋整理操作后再转运,效率低下;若软袋内是无菌药品,过多的人工干预还会增加污染风险。对于托盘方式包装的软袋,软袋被固定在托盘内,可以进行多个软袋的一次性传输,手动或自动转运均可实现,但是此种包装形式仍存在托盘造价过高、体积过大作为废弃物难以处理等缺陷。

此外,以上两种包装形式的软袋,由于包装时挤压在一起,且袋体轻,单个拾取进行后续操作时容易粘连在一起,难以实现机械化的自动拿取。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软袋固定结构,其能够方便固定带管口的软袋(包括单腔、双腔、多腔的软袋),并且能够实现多个软袋的一次性传输、便于机械手单袋逐一自动拾取,可实现自动化的后续操作。

为此,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软袋固定结构,包括座体,所述座体的上部开有多个用于固定软袋管口的插管口;所述插管口至少一侧开口,顶部敞开;所述座体的底面为平面。利用软袋管口的材料特性(通常为塑料,具有一定的变形性),与插管口配合使用,一方面能固定软袋管口,另一方面易将软袋管口从座体上取下。插管口的顶部敞开,方便软袋管口进行竖直方向的取放操作。插管口至少一侧开口,给软袋管口进行水平放置提供空间。座体的底面为平面,使得软袋固定结构能够平放于水平面上。

软袋固定结构的座体材质包括但不限于塑料、不锈钢,可根据实际需求而定;优选塑料材质(如聚丙烯),轻便、经济且可进行辐射灭菌。插管口的大小和形状视软袋管口的外直径和具体形状而定,且插管口的数量不限,仅需考虑转运的便捷性。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补充,软袋固定结构可分为以下两种形式:

1)适合用于固定较短软袋管口的软袋固定结构,其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所述的多个插管口并列分布,所述插管口的前、后侧均开口。两侧均开口使软袋管口的固定更为方便快捷。多个插管口并列分布,只要设置合适的间距,就可避免相邻软袋挤压而产生粘连,特别适用于机械手单袋逐一取用。

所述座体底部的至少一侧向外延伸形成软袋的支撑边,该支撑边与插管口的开口位于同一侧。所述的支撑边用于支撑软袋,另外,便于用手或机械手等自动化设备固定底座,避免在取下软袋的过程中,软袋固定结构发生位移。

2)适合用于固定较长软袋管口的软袋固定结构,其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所述插管口的一侧封闭,另一侧开口,开口侧给软袋管口进行水平放置提供空间,封闭侧对软袋管口进行定位;所述的多个插管口并列分布,只要设置合适的间距,就可避免相邻软袋挤压而产生粘连,特别适用于机械手单袋逐一取用;所有插管口的开口均位于座体的同一侧,方便用机械手进行自动化的后续操作。

所有插管口的封闭侧封闭后形成座体的一平整侧面,可以更好的固定软袋并保持整齐。

所述座体的底部向外延伸形成软袋的支撑边,该支撑边与插管口的开口位于同一侧。所述的支撑边用于支撑软袋,另外,便于用手或机械手等自动化设备固定底座,避免在取下软袋的过程中,软袋固定结构发生位移。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新昌制药厂;浙江创新生物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新昌制药厂;浙江创新生物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77205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