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泵式加压控藻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772960.3 | 申请日: | 2018-05-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874765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6 |
发明(设计)人: | 朱霖毅;孙阳;曹泽磊;徐林;祝震岳;龚海龙;吕晓威;钱大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德林海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00 | 分类号: | C02F1/00;E02B15/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商专永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00 | 代理人: | 高之波;储振 |
地址: | 214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控藻 加压 节流装置 本实用新型 蓝藻 抽吸 藻水 加压处理 加压管道 水泵抽吸 水泵连接 水面蓝藻 便携性 灭活 灭藻 排出 水泵 排放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泵式加压控藻装置,该泵式加压控藻装置包括:用于抽吸水面蓝藻的水泵,用于调节藻水压力的节流装置,节流装置通过加压管道与水泵连接,被水泵抽吸的藻水经过节流装置被加压处理后被连续排出。通过本实用新型所示出的一种泵式加压控藻装置,实现了抽吸蓝藻及加压灭活后的就地排放,在保证控藻效果的同时也显著缩小了装置的体积,提高了便携性,提高了对蓝藻的灭藻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环保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泵式加压控藻装置。
背景技术
水体富营养化、全球气候变暖、水力条件变化等因素,造成全国多数湖泊、库塘蓝藻暴发性生长繁殖形成水华,并随风向大量聚集。大面积聚集的蓝藻极易坏死腐败,影响水质,威胁饮水安全,破坏水体景观,散发的恶臭气味严重影响沿岸居民的生活和生产,浮于水体表面的水华遮挡水下光线、蓝藻坏死过程消耗溶解氧,破坏底栖生物生存条件,造成水生态危害,蓝藻水华治理迫在眉睫。蓝藻的外表面自然形成的囊团胶被对其提供了保护,鱼类食入后无法消化吸收,原样排出体外。
随着近代城市的不断发展,人们已越来越重视生活环境质量,然而蓝藻暴发已危及人类饮水问题,蓝藻水华控制与治理工作已越来越严峻,目前,现有的技术还不能有效的抑制蓝藻暴发,只有当蓝藻暴发后才能对蓝藻收集处置。
常规的蓝藻处理方法主要包括:机械打捞或者向蓝藻水中投放絮凝剂进行分离,将形成的藻渣通过碟片螺旋式过滤机等过滤设备形成藻泥。但是,上述处理方法或者处理装置均存在治标不治本的缺陷,无法对自然水体中的蓝藻进行有效抑制,因此,亟待需要对蓝藻过度增长进行早期预防和控制。
同时,现有技术中对蓝藻进行控藻的控藻装置也存在体积过大,携带不方便的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揭示一种泵式加压控藻装置,用以实现抽吸蓝藻及加压灭活后就地排放,在保证控藻效果的同时显著缩小装置的体积,提高便携性,以提高对蓝藻爆发的水域中的蓝藻进行高效地灭藻处理。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泵式加压控藻装置,包括:用于抽吸水面蓝藻的水泵,用于调节藻水压力的节流装置,所述节流装置通过加压管道与水泵连接,被水泵抽吸的藻水经过节流装置被加压处理后被连续排出。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水泵为回转式容积泵或往复泵。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回转式容积泵为齿轮泵、螺杆泵、旋转活塞泵或者桡性泵;所述往复泵为柱塞泵、活塞泵或者隔膜泵。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节流装置为手动阀或者自动控制阀。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手动控制阀为闸阀、碟阀、球阀或者旋塞阀。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自动控制阀为自力式压力调节阀或者受控于控制装置的自动阀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控制装置为单片机、PLC或者工控机;所述自动阀为气动自动阀门、液压自动阀门或者电动自动阀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加压管道中形成的水体压力大于0.1MPa。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本实用新型所示出的一种泵式加压控藻装置,实现了抽吸蓝藻及加压灭藻后的就地排放,在保证控藻效果的同时也显著缩小了装置的体积,提高了便携性,提高了对蓝藻的灭藻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泵式加压控藻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德林海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无锡德林海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77296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