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楔条形电容式触控屏有效
申请号: | 201820774812.5 | 申请日: | 2018-05-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820777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07 |
发明(设计)人: | 高旭;黄伟东;乔国荣;李锋;李志成;李建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信利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44 | 分类号: | G06F3/044;G06F3/041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邓义华;廖苑滨 |
地址: | 516600 广东省汕***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容式触控屏 传感器 触摸屏 本实用新型 基板 电容式传感器 扫描频率 条形结构 触控屏 专用的 触控 触摸 节约 制作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楔条形电容式触控屏。该触控屏包括基板(1)、传感器(2)以及触摸屏(3),所述传感器(2)设置在基板(1)上,所述触摸屏(3)设置在传感器(2)上,所述传感器(2)为楔条形结构的电容式传感器。本实用新型的楔条形电容式触控屏能达到常用触摸屏的定位精度以及扫描频率,保证甚至提高了电容式触控屏的触摸精度,同时节约了专用的触控IC,并大幅降低了FPC的设计及制作难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容式触控屏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楔条形电容式触控屏。
背景技术
楔条形阳极(Wedge and Strip Anode,WSA)探测器以其优良的性能已广泛地应用于光子和带电粒子的位置及计数测量,如美国宇航局在其2000 年的IMAGE(Imager forMagnetopause-to-Aurora Global Exploration)任务中使用的30.4nm 的极紫外相机就是一台基于MCP(Microchannel Plate)的WSA 探测器。
因此,如能将楔条形结构作为SENSOR(传感器)图案应用于电容式触摸屏中,利用电容性耦合效应进行信号采集和定位,将有利于提高实现精确触控定位,提高电容式触摸屏的触摸精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楔条形电容式触控屏。该触控屏采用楔条形结构的电容式传感器作为触控结构的传感器,实现精确触控定位,提高了电容式触控屏的定位精度。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楔条形电容式触控屏,包括基板、传感器以及触摸屏,所述传感器设置在基板上,所述触摸屏设置在传感器上,所述传感器为楔条形结构的电容式传感器。
优选的,所述楔条形结构的电容式传感器具有三个电极,分别为W电极、Z电极以及S电极。
更优选的,所述W电极与S电极分别覆盖在Z电极的两侧面,且W电极与S电极分别由Z电极的两侧面楔入Z电极中。
更进一步优选的,在Z电极的两侧面内部之间,由楔条形结构的电容式传感器的一端至另一端,呈现W电极-Z电极-S电极的周期性分布。
更进一步优选的,所述W电极与S电极不连通。
优选的,上述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楔条形电容式触控屏中,所述楔条形结构的电容式传感器具有微米量级的定位精度及100KHz以上的扫描计数频率。
本实用新型采用具有W电极、Z电极以及S电极三个电极的楔条形结构的电容式传感器的电容式触控屏,只需根据W 、S 、Z 三个电极上的电容容值变化量来解析触控的质心位置,且W/S/Z三个电极图案的比例随L方向变化而改变,并可以以此进行触屏的计算和定位,实现精确触控定位,提高电容式触控屏的触摸精度,降低了电容式触控屏的触控结构的负荷和成本。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和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楔条形电容式触控屏能达到常用触摸屏的定位精度(1mm)以及扫描频率(120hz),保证甚至提高了电容式触控屏的触摸精度,同时节约了专用的触控IC(电容),并大幅降低了FPC(柔性电路板)的设计及制作难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楔条形电容式触控屏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楔条形电容式触控屏的楔条形结构的电容式传感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及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信利光电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信利光电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77481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球形光源的电容式触控框
- 下一篇:一种电容式触控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