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双真空腔脱气脱水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778947.9 | 申请日: | 2018-05-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840617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22 |
发明(设计)人: | 戚尤龙;程帅;贾新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泰州市宏泰电力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17/022 | 分类号: | B01D17/022;B01D1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5300***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上型腔 脱气 下型腔 脱水 真空罐体 本实用新型 脱水装置 双真空 自动排气装置 顶部设置 过滤效果 出油口 次脱气 低真空 隔板隔 进油口 油液 过滤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真空腔脱气脱水装置,包括真空罐体,所述真空罐体上部设置有上型腔,所述上型腔顶部设置有进油口,所述上型腔下方设置有下型腔,所述下型腔底部设置有出油口,所述下型腔与所述上型腔通过隔板隔开。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新型自动排气装置,油液经过真空罐体进行脱气脱水时,依次上型腔的低真空等级的脱气脱水以及下型腔的中真空等级的脱气脱水,过滤一次实现不同真空等级的两次脱气脱水,增加了过滤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脱气脱水装置技术领域,具体地说,尤其涉及一种双真空腔脱气脱水装置。
背景技术
真空脱气脱水装置在各个工业领域均有运用,特别是在电力设备领域运用十分广泛。现有的真空脱气脱水装置,结构复杂冗余,通常采用分布式多级脱气脱水工艺形式,占地面积大,装置成本较高,且脱气脱水过滤效果不理想。因此,需要一种结构紧凑且工作性能凸出的腔脱气脱水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脱气脱水装置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双真空腔脱气脱水装置。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双真空腔脱气脱水装置,包括真空罐体,所述真空罐体上部设置有上型腔,所述上型腔顶部设置有进油口,所述上型腔下方设置有下型腔,所述下型腔底部设置有出油口,所述下型腔与所述上型腔通过隔板隔开。
上述的一种双真空腔脱气脱水装置,所述上型腔的真空等级为低真空。
上述的一种双真空腔脱气脱水装置,所述下型腔的真空等级为中真空。
上述的一种双真空腔脱气脱水装置,所述上型腔通过管道连接第一控制阀,所述第一控制阀通过管道连接油泵。
上述的一种双真空腔脱气脱水装置,所述第一控制阀上端通过三通阀门连接第二控制阀,所述第二控制阀连接压力表,所述第二控制阀通过管道连接下型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本实用新型设置的一种双真空腔脱气脱水装置,包括真空罐体,真空罐体由上型腔及下型腔构成,下型腔与上型腔通过隔板隔开,形成上型腔及下型腔,相互独立型腔,油液经过真空罐体进行脱气脱水时,依次上型腔的低真空等级的脱气脱水以及下型腔的中真空等级的脱气脱水,过滤一次实现不同真空等级的两次脱气脱水,增加了过滤效果;该双真空腔脱气脱水装置将不同真空等级的型腔设置在一个罐体内,结构形式更加紧凑,与分布式多级脱气脱水装置相比,减少了设备数量,优化了工艺设施形式,降低了设备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1、真空罐体;2、上型腔;21、进油口;3、下型腔;31、出油口; 4、第一控制阀;5、油泵;6、第二控制阀;7、压力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参阅图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双真空腔脱气脱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真空罐体1,真空罐体1上部设置有上型腔2,上型腔2顶部设置有进油口21,上型腔2下方设置有下型腔3,下型腔3底部设置有出油口31,下型腔3与上型腔2通过隔板隔开。
本实施例中,上型腔2的真空等级为低真空。
本实施例中,下型腔3的真空等级为中真空。
本实施例中,上型腔2通过管道连接第一控制阀4,第一控制阀4通过管道连接油泵5。
本实施例中,第一控制阀4上端通过三通阀门连接第二控制阀6,第二控制阀6连接压力表7,第二控制阀6通过管道连接下型腔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泰州市宏泰电力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泰州市宏泰电力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77894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