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二氧化碳冷凝捕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20779469.3 | 申请日: | 2018-05-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825406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8 |
发明(设计)人: | 纪志坚;杨一帆;刘晓江;荆棘靓;左建冬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冷冻机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J1/02 | 分类号: | F25J1/02 |
代理公司: | 大连非凡专利事务所 21220 | 代理人: | 闪红霞 |
地址: | 116630 辽宁省大***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冷凝装置 二氧化碳冷凝 液氮输送管 捕集系统 储藏容器 输送管路 液氮 本实用新型 大气相通 调节装置 液氮节流 增压装置 加热件 阀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成本低、无污染的二氧化碳冷凝捕集系统,设有二氧化碳输送管路(1),所述二氧化碳输送管路(1)通过二氧化碳增压装置(2)、第一阀门(3)后与二氧化碳冷凝装置(4)相接;设有液氮储藏容器(5),在液氮储藏容器(5)内设有加热件(6)及液氮输送管(7),液氮输送管(7)依次通过液氮节流调节装置(8)、二氧化碳冷凝装置(4)后与大气相通。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二氧化碳捕集系统,尤其是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成本低、无污染的二氧化碳冷凝捕集系统。
背景技术
二氧化碳是空气中常见的气体成分,也被认为是引起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温室效应对环境的累积性影响日益明显,会逐渐使地球表面温度升高,导致气候异常、自然灾害频发等,给人类的生存带来了巨大的挑战。目前,有许多产品会排放二氧化碳,特别是直接甲醇燃料电池工作过程中,甲醇在阳极转换成二氧化碳、质子和电子,质子透过质子交换膜在阴极与氧反应,电子通过外电路到达阴极并做功。该型电池在产生电能的同时会产生大量的副产物——二氧化碳气体。为此,控制和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是一个关系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成本低、无污染的二氧化碳冷凝捕集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二氧化碳冷凝捕集系统,设有二氧化碳输送管路,所述二氧化碳输送管路通过二氧化碳增压装置、第一阀门后与二氧化碳冷凝装置相接;设有液氮储藏容器,在液氮储藏容器内设有加热件及液氮输送管,液氮输送管依次通过液氮节流调节装置、二氧化碳冷凝装置后与大气相通。
所述加热件是换热盘管,换热盘管一端通过第二阀门接于二氧化碳增压装置与第一阀门之间的二氧化碳输送管路,换热盘管另一端与第一阀门后的二氧化碳输送管路相接。
所述二氧化碳输送管路通过二氧化碳预冷装置后再与二氧化碳冷凝装置相接;所述通过二氧化碳冷凝装置的液氮输送管再通过二氧化碳预冷装置后
与大气相通。
本实用新型以液氮部分受热气化产生的压力驱动液氮,无需设置循环泵设备,可高效利用液氮梯级冷能,实现二氧化碳气体冷凝捕集,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成本低、无污染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设有二氧化碳输送管路1,二氧化碳输送管路1通过二氧化碳增压装置2、第一阀门3后与二氧化碳冷凝装置4相接;设有液氮储藏容器5,在液氮储藏容器5内设有加热件6及液氮输送管7,液氮输送管7穿过液氮储藏容器5依次通过液氮节流调节装置8、二氧化碳冷凝装置4后与大气相通。
二氧化碳增压装置2选用气体压缩机;加热件6选用电加热元件,第一阀门3选用电磁阀门,电加热元件及电磁阀门可由CPU、PLC等控制器进行控制;二氧化碳冷凝装置4选用各种结构的换热器;液氮节流调节装置8选用耐低温的节流阀。
工作过程及原理:
a.将液氮置于液氮储藏容器5内,之后将液氮储藏容器5密闭;
b.控制器第一阀门3关闭,同时控制电加热元件对液氮加热,液氮受热后一部分气化,使液氮储藏容器5中的压力升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冷冻机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大连冷冻机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77946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