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虚拟品尝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781917.3 | 申请日: | 2018-05-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856954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01 |
发明(设计)人: | 李梦瑶;周亚同;崔焘;李民;翁丽源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3/01 | 分类号: | G06F3/01;A61N1/36 |
代理公司: | 天津翰林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2210 | 代理人: | 付长杰 |
地址: | 300130 天津市红桥区***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极 回馈 舌部 虚拟现实技术 传感机构 电极贴片 肌电刺激 微型阵列 小区域 致动器 味觉 骨导 舌套 虚拟 本实用新型 使用者面部 边缘位置 绝缘线路 控制模块 声音回馈 沉浸感 电连接 咀嚼肌 佩戴式 触觉 耳机 分隔 亲肤 人耳 套在 质地 配合 | ||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虚拟品尝装置,解决了当今食物味觉模拟单一、用户沉浸感差的问题。该装置包括包括执行元件,所述执行元件包括微型阵列致动器、舌套机构、肌电刺激系统和骨导传感机构,其中肌电刺激系统包括多个电极贴片,电极贴片贴于使用者面部咀嚼肌处;骨导传感机构为佩戴式耳机状并贴于人耳处;所述舌套机构套在舌头上,包括具有弹性且亲肤的舌膜及四个结构相同的舌部电极,四个结构相同的舌部电极分别布置在舌膜的前后左右边缘位置,每个舌部电极上均通过绝缘线路分隔成多个小区域,每个小区域均与控制模块电连接;在舌膜的中部安装微型阵列致动器;几者相互配合能实现触觉回馈、味觉回馈、质地回馈、声音回馈。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虚拟品尝的方法及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虚拟品尝装置。
背景技术
虚拟现实作为计算机领域的最新技术,其特点在于能以模仿的方式为用户创造一种虚拟的环境,通过触觉、视觉、听觉等感知行为使用户产生一种沉浸于虚拟环境的感觉。该技术在视觉方面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如现在正兴起的VR设备,在触觉,听觉方面的研究尚在起步阶段。虚拟品尝,造福的不仅仅是想要减肥以及喜爱宅居的健康人群,更是病患群体。比如,品尝甜食,不再是糖尿病患者的禁忌。研究已经证明,其他每一种感官——视觉、听觉、味觉、触觉和嗅觉都会影响所品尝的味道,由此见得每一种感知的重要性。
国外对虚拟品尝的研究相对较多,如:新加坡国立大学团队所研发的DigitalTaste interfacce但其设备存在造价较高,味觉模拟单一等缺点,且其西方文化形成的饮食习惯导致设备的使用方式不太适合于中国民众。
我国对这方面的研究起步较晚。申请号为200580003245.9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基于电极刺激模拟味觉的装置,该装置由两片金属片构成,对味蕾进行电极刺激,模拟味觉,虽然起到了对味觉的模拟,但该装置缺失食物质感,形式单一,且金属片至于口中存在异物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虚拟品尝的方法及装置。该装置的执行元件采用微阵列致动器、舌套机构、肌电刺激系统和骨导传感机构共同作用于使用者,能使使用者的视觉、听觉、味觉、触觉和嗅觉感知虚拟品尝的食物。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虚拟品尝装置,该装置包括执行元件,所述执行元件包括微型阵列致动器、舌套机构、肌电刺激系统和骨导传感机构,
其中肌电刺激系统包括多个电极贴片,电极贴片贴于使用者面部咀嚼肌处;骨导传感机构为佩戴式耳机状并贴于人耳处;所述舌套机构套在舌头上,包括具有弹性且亲肤的舌膜及四个结构相同的舌部电极,四个结构相同的舌部电极分别布置在舌膜的前后左右边缘位置,且能覆盖舌部的味觉区域,每个舌部电极上均通过绝缘线路分隔成多个小区域,每个小区域均与控制模块电连接;在舌膜的中部安装具有压电反馈和热反馈功能的微型阵列致动器,微型阵列致动器采用不同的阵列构成;微型阵列致动器和肌电刺激系统均与控制模块电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品尝装置中采用一种由高分子聚合物制成的舌膜,该材料具有轻、薄、亲肤、不易破、具有弹性等特点。利用其弹性特征可适应于不同尺寸的舌头,减少了舌套在尺寸设计上面的复杂性;其材质的特殊性使得用户在佩戴时不再存在异物感,极大的提高了体验效果。
2)本实用新型品尝装置中采用微型装置,将微型阵列致动器及舌部电极都集中置于舌膜中,使该虚拟装备简易而轻便。
3)本实用新型中每个舌部电极上均通过绝缘线路分隔成多个小区域,每个小区域均与控制模块电连接,能单独接收电极刺激,通过多区域精准的进行电极刺激并同时改变刺激电流的频率及强度以产生更为丰富的味觉。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工业大学,未经河北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78191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