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亚克力板废块的破碎裂解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784435.3 | 申请日: | 2018-05-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843006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25 |
发明(设计)人: | 王让洲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晨隆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C67/333 | 分类号: | C07C67/333;C07C69/54 |
代理公司: | 温州名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58 | 代理人: | 陈加利 |
地址: | 335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破碎机构 亚克力板 裂解 送料管道 送料机构 鼓风机 本实用新型 真空隔热板 承载底板 粉碎筒体 裂解装置 进风管 转杆 破碎 粉碎刀具 粉碎筒 体内部 鼓出 电机 堵塞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亚克力板废块的破碎裂解装置,包括承载底板,所述承载底板顶部设有破碎机构与裂解机构,所述破碎机构设于裂解机构一侧,所述破碎机构与裂解机构之间设有送料机构,所述破碎机构包括粉碎筒体,所述粉碎筒体内部设有转杆,所述转杆外侧固定设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外侧固定设有粉碎刀具,所述粉碎筒体底部设有电机以及前侧设有进风管,所述进风管端部设有鼓风机,所述送料机构包括送料管道,所述送料管道内侧设有真空隔热板。本实用新型中的真空隔热板可以有效隔绝送料管道的热量,同时鼓风机所鼓出的风又可以加快亚克力板废块颗粒的运动速度,从而有效避免送料机构堵塞,保证了亚克力板废块正常的裂解过程。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亚克力板回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亚克力板废块的破碎裂解装置。
背景技术
亚克力,俗名特殊处理有机玻璃。亚克力的研究开发,距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1872年丙烯酸的聚合性始被发现;1880年甲基丙烯酸的聚合性为人知晓;1901年丙烯聚丙酸脂的合成法研究完成;1927年运用前述合成法尝试工业化制造;1937年甲基酸脂工业制造开发成功,由此进入规模性制造。二战期间因亚克力具有优异的强韧性及透光性,首先,被应用于飞机的挡风玻璃,坦克司机驾驶室的视野镜。1948年世界第一只亚克力浴缸的诞生,标志着亚克力的应用进入了新的里程碑。
在亚克力板生产过程中,一些亚克力板废块由于体积较小而无法作为产品出售,因此需要对这些亚克力板废块进行回收,现有的回收方式为采用破碎裂解装置进行破碎,然后进行裂解并对裂解生成物进行收集,但是现有的破碎裂解装置在实际时还存在一些缺点,如现有的破碎裂解装置中的裂解炉在实际使用时会产生较高的温度,而破碎后的亚克力板废块在由送料管道进入裂解炉中时,由于裂解炉的高温,送料管道同样会升温,这样就会导致部分破碎后的亚克力板遇热熔化后附着在送料管道并对后续穿过送料管道的破碎后的亚克力板废块进行吸附,从而导致送料管道经常会发生堵塞现象,影响亚克力板废块正常的裂解过程。
因此,发明一种用于亚克力板废块的破碎裂解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很有必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亚克力板废块的破碎裂解装置,送料机构中真空隔热板可以有效隔绝送料管道的热量,所以送料机构中的温度不足以快速熔化亚克力板废块颗粒,同时鼓风机所鼓出的风又可以加快亚克力板废块颗粒的运动速度,使得亚克力板废块颗粒快速抵达裂解炉中而无法在送料机构中停留,从而可以有效避免亚克力板废块颗粒遇热熔化,同时由于亚克力板废块颗粒不会遇热熔化,因此也无法对后续穿过送料机构的亚克力板废块颗粒进行吸附,从而有效避免送料机构堵塞,保证了亚克力板废块正常的裂解过程,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亚克力板废块的破碎裂解装置,包括承载底板,所述承载底板顶部设有破碎机构与裂解机构,所述破碎机构设于裂解机构一侧,所述破碎机构与裂解机构之间设有送料机构,所述破碎机构包括粉碎筒体,所述粉碎筒体内部设有转杆,所述转杆外侧固定设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外侧固定设有粉碎刀具,所述粉碎筒体底部设有电机以及前侧设有进风管,所述进风管端部设有鼓风机,所述送料机构包括送料管道,所述送料管道内侧设有真空隔热板,所述真空隔热板内侧一端固定设有滤网。
优选的,所述粉碎筒体设置为“8”字形。
优选的,所述粉碎筒体顶部设有进料斗以及底部设有支撑腿,所述支撑腿固定设于承载底板顶部。
优选的,所述裂解机构包括裂解腔,所述裂解腔内部设有裂解炉,所述送料管道一端贯穿粉碎筒体并延伸至粉碎筒体内部以及另一端与裂解炉连接。
优选的,所述转杆包括第一转杆与第二转杆,所述第一转杆设于第二转杆一侧,所述第二转杆设于靠近送料机构的一侧,所述第一转杆与第二转杆均贯穿粉碎筒体底部并延伸至粉碎筒体外部与电机传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转杆顺时针旋转,所述第二转杆逆时针旋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晨隆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西晨隆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78443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