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反应杯进样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0784913.0 | 申请日: | 2018-05-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820699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07 |
发明(设计)人: | 许行尚;杰弗瑞·陈;赵大强;应家树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岚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5/10 | 分类号: | G01N35/10;G01N33/50 |
代理公司: | 南京正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43 | 代理人: | 王素琴 |
地址: | 211122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反应杯 进样机构 同步带轮 同步带 耗材 进样 纵向分布 惰轮 推板 推入 装配 电机 本实用新型 支架安装 缠绕 底座 占用 配合 污染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反应杯进样机构,沿纵向分布有反应杯盒,反应杯盒通过进样支架安装在底座上;反应杯装配在反应杯包装耗材内,推入反应杯盒内;该反应杯进样机构的一端还设置有进样电机,进样电机具有同步带轮,还设置有与同步带轮相配合的惰轮;缠绕在同步带轮和惰轮上的同步带,位于上方的那一段置于反应杯盒内,位于下方的那一段置于反应杯盒的外侧;在同步带上还设置有反应杯推板。沿纵向分布有反应杯盒,结构紧凑,占用面积小;反应杯装配在反应杯包装耗材内,防止了污染;同步带位于上方的那一段置于所述反应杯盒内,位于下方的那一段置于反应杯盒的外侧,这样,使得反应杯推板可以将反应杯包装耗材推入反应杯盒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全自动提取扩增分子诊断装置的反应杯进样机构。
背景技术
在进行分子诊断时,目前市场上大多数分子诊断都是半自动仪器,需要进行人工放入提取好的核酸步骤,在通过仪器进行定量分析,使得增大了人工干预的所产生的测试误差,测试速度慢,人工放入提取好的核酸容易造成生物污染,而在全自动提取扩增分子诊断设备中,仪器内部相互污染是最大的难点。
在中国专利文献CN103399161B中,公开了一种便捷式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系统,其中,反应杯推动装置包括用于推动反应杯运动的两组推杆,用于分别控制两组推杆水平移动的第一控制机构和第二控制机构,用于分别导引两组推杆移动导向的第一直线导轨和第二直线导轨,所述第一、第二直线导轨上设置有滑块,所述两组推杆分别与对应滑块相连接,所述两组推杆均包括支撑臂和用于推持反应杯的推块,所述推块均设置在支撑臂上且所述两组推杆的推块处于同一水平面且运动路径平行。
但上述技术方案中的反应杯推动装置在具体使用过程中不是很理想,占用面积太大,不适用模块化设定的设备,用在全自动提取扩增分子诊断装置不方便,且防污染能力弱。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紧凑、占用面积小,防污染的反应杯进样机构。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反应杯进样机构沿纵向分布有反应杯盒,所述反应杯盒通过进样支架安装在底座上;反应杯装配在反应杯包装耗材内,推入所述反应杯盒内;该反应杯进样机构的一端还设置有进样电机,所述进样电机具有同步带轮,在所述反应杯进样机构的另一端,还设置有与所述同步带轮相配合的惰轮;缠绕在所述同步带轮和所述惰轮上的同步带,位于上方的那一段置于所述反应杯盒内,位于下方的那一段置于所述反应杯盒的外侧;在所述同步带上还设置有反应杯推板。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沿纵向分布有反应杯盒,使得反应杯进样机构整体结构受反应杯盒狭长形状局限,结构紧凑,占用面积小;反应杯装配在反应杯包装耗材内,推入所述反应杯盒内,防止了污染;同步带位于上方的那一段置于所述反应杯盒内,位于下方的那一段置于所述反应杯盒的外侧,这样,使得反应杯推板可以将反应杯包装耗材推入所述反应杯盒内;上述结构的反应杯进样机构,自动化程度高,与全自动提取扩增分子诊断装置配装,工作效率高。
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进样支架由四根圆柱构成,所述四根圆柱安装在反应杯盒的底部;在所述反应杯盒内还设置有反应杯包装耗材盒,所述反应杯包装耗材放置在所述反应杯包装耗材盒内。
设置反应杯包装耗材盒,使得耗材与反应杯盒没有直接接触,同步带处于反应杯包装耗材盒与反应杯盒的底部内壁之间,不直接与反应杯包装耗材接触,杜绝了污染问题;反应杯包装耗材推入以及移动更加规整。
进一步的改进在于,在所述反应杯盒的一端,且位于所述进样电机上方设置有一缺口;设置有所述缺口的反应杯盒的另一端作为进口端;设置有缺口的位置处可用于增设光电开关,可以检测反应杯包装耗材是否放到位。
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反应杯包装耗材盒的端部设置有一把手,方便操作,将反应杯包装耗材盒拖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岚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岚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78491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