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效除湿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785024.6 | 申请日: | 2018-05-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772258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14 |
发明(设计)人: | 武振兴;常江;单华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金茂绿建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26 | 分类号: | B01D53/26;B01D53/04 |
代理公司: | 北京智桥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60 | 代理人: | 洪余节 |
地址: | 100088 北京市西城区新***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硅胶 内壳体 转筒 外壳体 高效除湿 本实用新型 驱动装置 出气管 体内 螺旋凹槽结构 螺旋状凹槽 传动连接 加热器件 密闭结构 进风管 进气管 可转动 穿出 端盖 壳体 扣盖 排出 外壁 吸附 吸入 吸湿 密封 潮湿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效除湿装置,其包括外壳体,该外壳体内装有内壳体,进气管和出气管均与所述内壳体相连通且均从所述外壳体上穿出,硅胶转筒以可转动的方式安装在内壳体内,该硅胶转筒的外壁面上开设有螺旋状凹槽;驱动装置设置在内壳体与外壳体之间,并与硅胶转筒传动连接;加热器件安装在所述内壳体上;端盖扣盖在所述外壳体上,并将所述内壳体密封。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高效除湿装置,硅胶转筒在驱动装置的带动下旋转,潮湿的空气被从进风管吸入到内壳体中,空气中水分被硅胶所吸附,干燥的空气则从出气管排出,内壳体和硅胶转筒之间的密闭结构以及硅胶转筒上螺旋凹槽结构则大大提升了吸湿速度和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除湿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效除湿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的除湿装置采用的都是单独一套制冷系统,让含有水份的湿热空气在经过蒸发器表面时,遇冷凝结出水,从而达到除湿的目的。但是这种除湿装置效率不高,且没有把蒸发器本身产生的低温空气利用起来,属于粗放式或浪费式的工作方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设计新颖、结构合理的高效除湿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高效除湿装置,其包括:
外壳体;
内壳体,其置于所述外壳体内;
进气管和出气管,二者均与所述内壳体相连通且均从所述外壳体上穿出;
硅胶转筒,其以可转动的方式安装在所述内壳体内;该硅胶转筒的外壁面上开设有螺旋状凹槽;
驱动装置,其设置在所述内壳体与外壳体之间,并与所述硅胶转筒传动连接;
加热器件,其安装在所述内壳体上;
端盖,其扣盖在所述外壳体上,并将所述内壳体密封。
作为优选,所述内壳体的内壁面上开设有与所述螺旋状凹槽呈相反方向旋转的反螺旋凹槽。
作为优选,所述进气管和出气管之间有一夹角,该夹角为钝角。
作为优选,所述出气管的口径大于所述进气管的口径。
作为优选,所述驱动装置为电动机,该电动机与所述硅胶转筒之间通过皮带传动。
作为优选,所述加热器件为环绕在所述内壳体之内壁面上的电加热棒。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高效除湿装置,硅胶转筒在驱动装置的带动下旋转,潮湿的空气被从进风管吸入到内壳体中,空气中水分被硅胶所吸附,干燥的空气则从出气管排出,内壳体和硅胶转筒之间的密闭结构以及硅胶转筒上螺旋凹槽结构则大大提升了吸湿速度和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高效除湿装置的俯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高效除湿装置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外壳体;2、内壳体;3、进气管;4、出气管;5、硅胶转筒;51、螺旋状凹槽;6、端盖;61、盖体;62、密封塞;7、电动机;8、电加热棒;9、第一带轮;10、第二带轮;11、皮带。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金茂绿建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金茂绿建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78502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腔分子筛塔
- 下一篇:一种VOC检测及处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