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选挡、换挡软轴球套有效
申请号: | 201820786569.9 | 申请日: | 2018-05-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834827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8 |
发明(设计)人: | 邵立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正朗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C1/14 | 分类号: | F16C1/14 |
代理公司: | 杭州君度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240 | 代理人: | 徐敏灿 |
地址: | 315336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球套 卡爪 换挡软轴 卡接脚 选挡 本实用新型 部件技术领域 汽车换挡器 干涉区域 结构韧性 受力因素 永久变形 变速箱 牢固性 球窝 外壁 装车 保证 延伸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换挡器部件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选挡、换挡软轴球套。一种选挡、换挡软轴球套,包括球套本体,所述球套本体上部设有球窝,球套本体下部设有卡接脚,卡接脚外壁向外延伸形成第一卡爪和第二卡爪,第一卡爪位于第二卡爪上方。本实用新型的有益之处:做卡接脚干涉区域规避,消除其受力因素,解决永久变形问题;这样在进行再次装车时,能保证产品原有结构韧性,保证变速箱端与球套之间连接的牢固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换挡器部件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选挡、换挡软轴球套。
背景技术
选换挡软轴一端通过球套与变速箱连接,软轴在预装配后单独进行运输,在变速箱装车时才将软轴与变速箱进行连接,软轴内的球套由于设计上存在不足,在未与换挡器连接之前球套的卡接脚在内衬圈中长期受挤压,球套尾部的卡接脚永久变形导致安装变速箱后卡抓变形不能回位,失去其卡接效果,再次安装后球套容易脱出,造成质量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球套预装配时卡接脚容易受挤压变形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选挡、换挡软轴球套。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选挡、换挡软轴球套,包括球套本体,所述球套本体上部设有球窝,球套本体下部设有卡接脚,卡接脚外壁向外延伸形成第一卡爪和第二卡爪,第一卡爪位于第二卡爪上方。
所述球窝上部均匀分隔形成球窝瓣,球窝瓣呈圆弧形。
所述第一卡爪与球窝之间形成第一凹槽,第一卡爪与第二卡爪之间形成第二凹槽。
所述第一凹槽与第二凹槽宽度相同。
所述第一卡爪的宽度大于第二卡爪的宽度。
所述球套本体外设有内衬圈,内衬圈外设有内衬胶圈,内衬胶圈下方设有卡子,内衬胶圈外设有耳环杆接头。
使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结构新颖,设计巧妙,做卡接脚干涉区域规避,消除其受力因素,解决永久变形问题;这样在进行再次装车时,能保证产品原有结构韧性,保证变速箱端与球套之间连接的牢固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预装配状态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预装配状态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装配状态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改进前球套预装配状态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选换挡软轴耳环杆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
如图1~5所示的一种选挡、换挡软轴球套,包括球套本体1,所述球套本体1为弹性材质,具有一定的弹性和回复能力,球套本体1上部设有球窝,球窝内中空并形成球状容置空间,用于容置变速箱端的连接球体,球窝上部均匀分隔形成4块球窝瓣2,球窝瓣2呈圆弧形,挤压球窝瓣2具有自回复效果,初始状态下球窝瓣2向外张开,方便变速箱端的连接球体插入,球套本体1下部设有多个卡接脚3,卡接脚3外壁向外延伸形成第一卡爪4和第二卡爪5,第一卡爪4位于第二卡爪5上方,第一卡爪4的宽度大于第二卡爪5的宽度,按压第一卡爪4相对于按压第二卡爪5需要使用更大的力,避免在预装配过程中球套本体1插入过深进入装配位置,方便安装,第一卡爪4与球窝之间形成第一凹槽,第一卡爪4与第二卡爪5之间形成第二凹槽,第一凹槽与第二凹槽宽度相同,方便与内衬圈6进行配合, 卡接脚3内侧中空,用于容置卡子8下端的顶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正朗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未经宁波正朗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78656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提高餐桌使用便利性的装置
- 下一篇:EPB集成式拉索总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