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锂离子电池注液杯有效
申请号: | 201820787766.2 | 申请日: | 2018-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853899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22 |
发明(设计)人: | 严佳;张少科;徐家辉;卞卫闯;李申申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力信能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36 | 分类号: | H01M2/36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柏尚春 |
地址: | 2373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锂离子电池 密封功能 中心杆 注液杯 密封圈 本实用新型 方便拆卸 进出液口 清洁保养 维修保养 维修成本 中空内管 注液功能 注液效率 密封杆 注液 改进 维护 | ||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锂离子电池注液杯,包括设有中空内管的结构的中心杆,上下分别设有进出液口,实现密封功能的同时具有注液的功能;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1)结构简单,改进成本低;(2)改变了中心杆单一的密封功能,增加了注液功能,提高注液效率;(3)减少密封杆密封圈的使用,从原先的三个减少为1个,节省成本,降低维护成本;(4)方便拆卸,便于清洁保养,提高维修保养效率,降低维修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锂电池注液杯领域,尤其是一种锂离子电池注液杯。
背景技术
在锂电池的生产过程中,电解液通常通过注液杯的注液进行操作,普通注液杯的中心杆是一种设于注液杯中间,用来开关注液杯底部阀座孔的装置,现有技术中的中心杆只是纯粹的起到开关作用,功能较为单一;注液的进液口还需另设,结构繁琐,且空间利用率不高,在保养拆卸时较为繁琐,清洁和更换配件较多,维修成本大,效率低。
如何改进注液杯内部中心杆的结构,使其在原有基本功能基础上能兼具注塑液的功能将会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目的:为了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兼具进液口功能,使电解液直接可以从中心杆内孔里进入注液杯,提高注液效率和便捷程度,降低维修成本,提高维修效率的锂离子电池注液杯。
技术方案: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锂离子电池注液杯,包括注液杯本体,还包括贯穿所述注液杯本体中心部位的中心杆,所述中心杆从上至下包括注液杆部、密封杆部以及密封杆头;
所述注液杆部内设有中空结构的中心杆内管;所述中心杆内管上端设有进液口,下端与密封杆部衔接处设有出液口;所述进液口设于所述注液杯本体外部;所述出液口设于所述注液杯本体内部;
所述注液杯本体下方设有中心杆阀座,所述中心杆阀座内设有阀座孔;所述密封杆部下端插设于中心杆阀座的阀座孔内;所述密封杆头与所述阀座孔之间设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实现注液杯本体与中心杆阀座之间的密封。
更为优选的,所述中心杆的截面为圆形。
所述注液杆部的外径大于密封杆部的外径;密封杆部用于密封对接,外径较小更有利于密封操作的便利性。
所述密封杆头为圆锥形结构;进行阀座孔的密封插接时更容易操作。
所述注液杯本体底部为上宽下窄漏斗型结构;有利于注液杯本体内部电解液在重力的作用下往下流动。
所述出液口斜截开设于中心杆内管一侧;斜截开设出液口的出液范围更大,有利于出液的均匀分布。
更为优选的,所述中心杆为一体化不锈钢材质设计,清洗更为方便。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一种锂离子电池注液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1)结构简单,改进成本低;(2)改变了中心杆单一的密封功能,增加了注液功能,提高注液效率;(3)减少密封杆密封圈的使用,从原先的三个减少为1个,节省成本,降低维护成本;(4)方便拆卸,便于清洁保养,提高维修保养效率,降低维修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锂离子电池注液杯的主视方向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锂离子电池注液杯的中心杆主视方向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锂离子电池注液杯的中心杆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力信能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安徽力信能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78776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