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单纤单波长双向收发模块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1820789785.9 | 申请日: | 2018-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818841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04 |
发明(设计)人: | 陈辉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天蕊光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6/42 | 分类号: | G02B6/42 |
代理公司: | 厦门龙格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07 | 代理人: | 钟毅虹 |
地址: | 350007 福建省福州市仓山区盖山***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单波长 双向收发模块组件 半透半反片 单纤 发射端 本实用新型 隔离器 吸收片 光路 单纤双向光收发模块 半透半反膜 激光二极管 输入输出端 波长间隔 输出功率 相邻波长 有效使用 耦合 负透镜 接收端 平行光 外型 兼容 输出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单纤单波长双向收发模块组件,其特征在于:顺序排列有发射端、半透半反片、输入输出端,发射端与半透半反片之间具有负透镜和隔离器;半透半反片与发射端到输入输出端的光路呈45度夹角,光路的两侧对应于半透半反片的位置分别设有接收端和吸收片。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单纤单波长双向收发模块组件,针对当前激光二极管已经能在合适的性价比上有足够高的输出功率,采用平行光耦合方案,采用半透半反膜片、吸收片和隔离器的组合,避免了单波长或者相邻波长的干扰和无法分开的困难,使得任意波长间隔的单纤单波长双向收发模块组件得以实现和有效使用,在外型上完全与现行的单纤双向光收发模块兼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纤通讯技术领域中的一种光收发模块组件,尤其是涉及一种单纤单波长双向收发模块组件。
背景技术
随着光纤网络的应用越来越普及,尤其是世界各地光纤接入FTTH(Fiber To TheHome)项目逐步实施,以及点对点的数据传输,市场上对于单纤双向组件的需求也越来越大。目前市场上的单纤双向组件都是波长间隔很宽的两个波长的光信号。
最简单结构的单纤双向光收发模块组件的原理,如图1所示,光信号通过光纤由输入输出端2进入光学组件,在光学组件中,第一滤波片11与光路呈45度角,光束经过第一滤波片11发生90度反射,再经过第二滤波片12滤波,然后光束由接收端3接收。接收端3采用PD光电二极管为一种光探测器,用于光电转换,使光信号转化为电信号。发射端1采用激光二极管,发射端1光束经过第一滤波片11透射进入输入输出端2。
传统的双波长单纤双向光收发模块组件的原理如图2所示,其它原理及描述同图1,为增加信号稳定性,减少传输过程中的各种干扰,在发射端1的前端放一个光隔离器10(由一个磁环、两个偏振片、一个磁旋光片组成),使线路干扰不会反射回激光二极管。
在传统结构中,因为第一滤波片11必须是45°入射,实现不同波长的透射和反射,所以要满足应用要求,那么发射和接收端的波长就必须足够宽,否则就会导致透射波长信号或者反射波长信号无法有效分开。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单纤单波长双向收发模块组件,其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的缺点,使得任意波长间隔的单纤单波长双向收发模块组件得以实现和有效使用。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单纤单波长双向收发模块组件,其特征在于:顺序排列有发射端、半透半反片、输入输出端,发射端与半透半反片之间具有负透镜和隔离器;半透半反片与发射端到输入输出端的光路呈45度夹角,光路的两侧对应于半透半反片的位置分别设有接收端和吸收片。
半透半反片、负透镜、隔离器、发射端顺序排列。
半透半反片、隔离器、负透镜、发射端顺序排列。
输入输出端的输入输出插芯和准直透镜均镀有镀增透膜,输入输出端的光学平面与光束传输方向呈斜面夹角。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之处在于: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单纤单波长双向收发模块组件,针对当前激光二极管已经能在合适的性价比上有足够高的输出功率,采用平行光耦合方案,采用半透半反膜片、吸收片和隔离器的组合,避免了单波长或者相邻波长的干扰和无法分开的困难,使得任意波长间隔的单纤单波长双向收发模块组件得以实现和有效使用,在外型上完全与现行的单纤双向光收发模块兼容。
附图说明
图1最简结构的一种单纤双向双波长光收发模块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2传统的一种单纤双向双波长光收发模块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3本发明中一种单纤单波长双向收发模块组件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天蕊光电有限公司,未经福建天蕊光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78978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粘接隔离器的圆方管体
- 下一篇:防电磁干扰的夹子及光模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