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应用于隧道内的紧急密封避险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793009.6 | 申请日: | 2018-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898210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14 |
发明(设计)人: | 沈冲;王宝童;郭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力行工程技术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F11/00 | 分类号: | E21F11/00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陈亮 |
地址: | 201822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隧道 本实用新型 避险装置 弹性皮囊 密封 封闭支护 控制系统 隧道洞口 填充材料 应急响应 注入管路 注入设备 注入管 起效 连通 应用 灵活 维护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应用于隧道内的紧急密封避险装置,包括弹性皮囊,通过注入管路与弹性皮囊连通的填充材料腔、设置在所述注入管路上的注入设备及控制系统,可以在隧道洞口、隧道中及隧道相关结构处使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构造简单灵活,维护使用方便可靠,应急响应起效快,封闭支护效果好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隧道施工安全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应用于隧道内的紧急密封避险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正处在地铁、公路隧道、地下管网隧道高速发展周期,在此期间,发生了多起在施工过程中的较大、重大工程事故,造成了较大的人员和经济损失,社会影响较大。同时,随着已建成的隧道运营时间变长,隧道自身寿命,隧道周围地层的变化,例如水土流失等对隧道的安全造成潜在的威胁。
以上的威胁往往具有较大的突发性和不可预见性,因此如何减少甚至预防隧道工程事故及次生灾害是当前非常迫切的课题。
现有成型隧道中的防护措施主要为同时兼做人防用的应急密封门,由于结构限制,应急密封门只能在隧道总体规划时确定安装位置和接口,安装位置固定,安装间距也较大,需要信号、电器专业配合,其中一个环节发生故障只能采用就地关闭的方式,因此在突发事件,尤其在隧道的施工过程中并不能产生理想的效果。
在目前隧道施工过程中,遇到喷涌和较大漏水时,目前往往还采用沙袋堆墙、混凝土加注等人工措施,在此类抢险过程中也有加工钢结构水闸门进行封堵的措施和采用冷冻的措施,此类措施应对时间较长,在紧急情况下处理不当还会产生次生灾害。
因此,如何在最短响应时间内对突发隧道灾害发生的位置、工作面进行封堵防护,防止次生灾害的发生,同时留出足够的安全通道和安全处理时间是值得探讨的问题,也是本专利需要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应用于隧道内的紧急密封避险装置,防治上述现有隧道施工过程中的风险,已建成的公路、地铁、管网隧道自身结构寿命和受到周围地质灾害情况下的结构破损隐患。在灾害发生时可以对隧道起到及时有效的阻隔封堵、支护作用,防止次生灾害的发生,并留出足够的救援和抢险时间。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应用于隧道内的紧急密封避险装置,包括弹性皮囊,通过注入管路与弹性皮囊连通的填充材料腔、设置在所述注入管路上的注入设备及控制系统。
优选地,弹性皮囊为弹性材料,例如橡胶等制成的可折叠皮囊,并且还可以带有限位装置,不同规格截面的隧道采用不同的皮囊充盈外形,橡胶皮囊材质具有较高的拉伸强度和弹性,能够适用于各种隧道规格。
优选地,弹性皮囊在非应急状态下,可折叠保存在隧道内壁上,不占用较大的空间,安装形式可采沿隧道内壁周向的敷设,或固定在隧道单侧、双侧采用背包式或其他灵活的固定方式;或者,弹性皮囊可折叠保存在盾构掘进机的工作面或者后配套台车的最后端,不占用较大的空间,保存形式采用沿盾构设备结构采用周向的敷设,或采用背包式固定在最后一节台车的端面的单侧或双侧。
优选地,弹性皮囊设有一个或多个,多个弹性皮囊组合使用时,组合形式包括但不限于:同个截面内多个组合使用对同一截面进行阻断;多个截面内组合使用,使隧道轴线内多个断面上产生阻断作用;隧道内某个位置相邻组合使用,使隧道轴线上单处形成多个紧靠的皮囊,提供更大的阻断效果。
优选地,弹性皮囊上安装有压力传感器。
优选地,注入管路上带有单向阀,防止泄压,并且在应急时能够通过皮囊上的带单向阀管路,利用填充材料腔向弹性皮囊中迅速充满压缩空气、水、或聚氨酯等材质,将风险面隔断,且内压合理抵抗外部负载,不对成型管片造成破坏。
优选地,弹性皮囊充满并建立合理内压,采用至少备用1路的管路设计,具有较高的安全冗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力行工程技术发展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力行工程技术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79300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