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防尘结构的碳罐有效
申请号: | 201820795008.5 | 申请日: | 2018-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851876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19 |
发明(设计)人: | 王亮;闫志敏;王子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华安盛翔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M25/08 | 分类号: | F02M25/08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08 | 代理人: | 俞炯 |
地址: | 301799 天津***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大气管 容尘室 脱附管 碳罐 碳室 连通 粉尘 防尘结构 活性炭粉 体内 分隔板 吸附管 室内 壳体 吸附 技术方案要点 本实用新型 壳体内部 连通设置 腔室 分隔 截留 发动机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防尘结构的碳罐,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其包括壳体、以及连通设置于壳体上的吸附管、脱附管以及大气管,壳体内设活性炭粉;该碳罐还包括设于壳体内的分隔板,分隔板将壳体内部分隔成两个连通的腔室,分别为碳室与容尘室,大气管与容尘室连通,吸附管、脱附管均与碳室连通;活性炭粉设于碳室内,容尘室内设有用于吸附空气中粉尘的容尘件。当空气从大气管进入壳体内时,首先会进入容尘室,空气中的粉尘受到容尘件的吸附,使得粉尘被截留于容尘室内,而不会进入到碳室或者通过脱附管进入发动机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零部件,特别涉及一种具有防尘结构的碳罐。
背景技术
汽车用碳罐一般装在汽车油箱和发动机之间,内部由吸附性很强的活性炭粉填充。发动机熄火后,汽油蒸汽与新鲜空气在罐内混合并贮存在活性炭粉罐中,当发动机启动后,装在活性炭粉罐与进气歧管之间的电磁阀门打开,活性炭粉罐内的汽油蒸汽在进气管的真空度作用下被洁净空气带入气缸内参加燃烧。
目前国内多个汽车厂家使用的碳罐,其壳体上均设有大气口,从而直接连通大气,碳罐在使用过程中,大气口容易进入灰尘和水,长期使用,会导致碳罐脱附阻力增大,会使得发动机抽气时使燃油箱产生负压,最终导致燃油箱在碳罐进行脱附时吸瘪,而照成燃油箱的损坏。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授权公告号为CN103894020A的中国发明专利,其公开了一种碳罐通大气口灰尘过滤器,其主要技术方案是在碳罐的通大气口处设置灰尘过滤器,通过过滤体以过滤空气中的灰尘和水气防止进入通大气口。
但是上述碳罐中的灰尘过滤器的安装方式比较麻烦,使用较为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防尘结构的碳罐,能够增加碳罐的防尘性能,防止空气中的灰尘等从大气管进入碳罐内部,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具有防尘结构的碳罐,其包括壳体、以及连通设置于壳体上的吸附管、连通设置于壳体上的脱附管以及连通设置于壳体上的大气管,壳体内设活性炭粉,该碳罐还包括设于壳体内的分隔板,分隔板将壳体内部分隔成碳室与容尘室,大气管与容尘室连通,吸附管、脱附管均与碳室连通;活性炭粉设于碳室内,容尘室内设有用于吸脱附空气中粉尘的容尘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空气从大气管进入壳体内时,首先会进入容尘室,空气中的粉尘受到容尘件的过滤,使得粉尘被截留于容尘室内,而不会进入到碳室或者通过脱附管进入发动机内,其结构简单,生产、安装比较方便。
优选地,容尘室设有大气管的一端开口,开口处固接有尘室盖,大气管设于尘室盖上。
优选地,容尘室具有四个侧壁及一个底壁,四个侧壁分别为第一侧壁、第二侧壁、第三侧壁和第四侧壁,所述底壁为容尘底壁,且第四侧壁为分隔板的靠近容尘室的侧壁,容尘底壁与壳体的底壁之间存在有间隙,容尘底壁上开设有通气口。
优选地,容尘室中部一体成型有隔离板,将容尘室分隔成两个连通的腔室,即靠近第一侧壁的第二容置室和靠近第三侧壁的第一容置室;容尘件设于第一容置室内。
优选地,隔离板包括固定连接于尘室盖上的第一隔离板、以及固定连接于容尘底壁上的第二隔离板,第一隔离板的非固定端与第二隔离板的非固定端之间存在间隙。
优选地,容尘件可拆卸固定连接于第一容置室内,第一容置室内设有多个相互平行的插接板,插接板竖直设于容尘底壁上;容尘件的靠近容尘底壁的面上设有多个插接口,插接口与插接板相对应,且允许插接板插入。
优选地,容尘室的内壁上固接有多个竖直的加强条,容尘件的侧壁上设有多个允许加强条嵌入的滑动槽。
优选地,加强条呈矩形条状,其横截面的大小从尘室盖向容尘底壁逐渐增大。
优选地,容尘件为海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华安盛翔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华安盛翔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79500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燃气过滤温控集成模块
- 下一篇:一种具有卡扣式端盖的碳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