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酪氨酸加工用快速沉放冷却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795455.0 | 申请日: | 2018-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849334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15 |
发明(设计)人: | 王睿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省联投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21/00 | 分类号: | B01D21/00;B01D21/02;B01D21/2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48000 湖北省荆门市沙***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中和罐 底座 冷却水箱 酪氨酸 离心泵 冷却 冷却装置 储液槽 换热槽 循环泵 加工 冷却装置结构 隔板 本实用新型 安装隔板 底部外壁 换热弯管 加工周期 密封箱体 内部固定 出液口 混合液 注液口 分隔 分级 沉渣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酪氨酸加工用快速沉放冷却装置,包括冷却水箱、箱体、换热弯管、离心泵、中和罐和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左侧固定安装中和罐,底座的顶部右侧固定安装箱体,底座的顶部固定安装离心泵,离心泵位于中和罐和箱体之间,中和罐的顶部固定安装注液口,中和罐的底部外壁上固定安装出液口,箱体的顶部固定安装循环泵和冷却水箱,循环泵位于冷却水箱的左侧,箱体为密封箱体,箱体的内部固定安装隔板,隔板将箱体分隔成冷却换热槽和储液槽,且冷却换热槽位于储液槽的顶部,所述酪氨酸加工用快速沉放冷却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混合液冷却速度快,分级沉渣效率高,从而降低加工周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化工领域,具体是一种酪氨酸加工用快速沉放冷却装置。
背景技术
酪氨酸的加工过程中需要将胱精制母液与氨水混合并中和,胱精制母液与氨水的中和反应过程中会产生热量,中和反应后需要对混合液进行沉放降温,再经过板框过滤并将酪精品与过滤液进行分离,一般情况下,混合液沉放降温采用静制的方法,具体方式为将混合液注入静置冷却罐或静置冷却槽中,待其自然沉淀降温,而这种方式降温速度慢,沉放时间长,大大延长了酪氨酸生产周期,效率低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酪氨酸加工用快速沉放冷却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酪氨酸加工用快速沉放冷却装置,包括冷却水箱、箱体、换热弯管、离心泵、中和罐和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左侧固定安装中和罐,底座的顶部右侧固定安装箱体,底座的顶部固定安装离心泵,离心泵位于中和罐和箱体之间,中和罐的顶部固定安装注液口,中和罐的底部外壁上固定安装出液口,箱体的顶部固定安装循环泵和冷却水箱,循环泵位于冷却水箱的左侧,箱体为密封箱体,箱体的内部固定安装隔板,隔板将箱体分隔成冷却换热槽和储液槽,且冷却换热槽位于储液槽的顶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冷却换热槽内固定安装换热弯管,换热弯管的一端通过导管与离心泵的出水端连接,离心泵的进水端通过导管与中和罐底部出液口连接,换热弯管的另一端安装直管,直管贯穿至储液槽内,直管通过管道支架固定安装在隔板的顶部,且直管的管口位于储液槽的左侧。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储液槽的底部固定安装四块沉放槽档板,每块沉放槽档板等间距设置,每块沉放槽档板之间形成沉放槽,储液槽的底部右侧固定安装溢流板,储液槽的右侧外壁底部固定安装带有阀门的滤液出口,储液槽的前端壁上固定安装四个带有阀门的滤渣出口,且每个滤渣出口均位于对应沉放槽的前端壁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溢流板的高度高于沉放槽档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冷却水箱的内部顶端固定安装喷淋板,喷淋板的底部固定安装若干喷头,冷却水箱的内部固定安装弧形散热板,弧形散热板位于喷淋板的正下方,循环泵的进水端通过导管与冷却换热槽的左侧底部连通,循环泵的出水端与喷淋板的进水端连接,冷却水箱的右侧壁底部固定安装回流管,回流管与冷却换热槽的顶部连通。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弧形散热板的前后端贯穿至冷却水箱的外部,且弧形散热板位于冷却水箱的外端部分固定安装散热翅片。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中和罐内的混合液通过离心泵泵入换热弯管内,再经由换热弯管末端直管注入储液槽中,混合液自左向右依次填满沉放槽,延长沉放时间,并使滤液和滤渣充分分离,当混合液流经换热弯管时与冷却水进行换热,从而加快混合液冷却速度,同时循环泵将冷却水从冷却换热槽内泵入喷淋板中,并由喷头喷在弧形散热板上,降温后的冷却水经回流管回流至冷却换热槽内,从而形成循环水冷却,弧形散热板的外部固定安装散热翅片,增大了弧形散热板的散热面积,进一步提高冷却速度,从而降低生产周期。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省联投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湖北省联投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79545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铸造铝合金用的除气装置
- 下一篇:一种污水处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