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疝囊高位结扎针有效
申请号: | 201820795549.8 | 申请日: | 2018-05-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918681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2 |
发明(设计)人: | 敖学斌;谭林旺;刘明泽 | 申请(专利权)人: | 敖学斌 |
主分类号: | A61B17/12 | 分类号: | A61B17/12;A61B17/3205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王正楠 |
地址: | 562400 贵州省黔西南布***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牵引线 结扎线 针体 扎针 腹腔 疝囊 打结 腹膜 腹壁肌肉 皮下组织 结扎 本实用新型 腹壁皮肤 腹股沟疝 肌肉组织 手柄连接 手术过程 一次穿刺 医用工具 影响患儿 手柄 穿入 放入 患儿 线结 复发 送入 牵引 发育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疝囊高位结扎针,属于医用工具领域。疝囊高位结扎针包括手柄和针体,针体与手柄连接。其中,针体上设有结扎线孔和牵引线孔。针体上设有牵引线孔,在结扎手术时可向牵引线孔内穿入牵引线,送入腹腔内的结扎线很方便放入牵引线内,通过牵引线将结扎线牵引出腹腔外,最终在腹腔外将结扎线打结,在结扎手术过程中,对患儿腹壁皮肤、皮下组织、肌肉组织只进行一次穿刺,线结留于腹膜外层,结扎线打结时,不会将皮下组织、腹壁肌肉组织等打入结中,不影响患儿腹膜和腹壁肌肉的发育,也降低了腹股沟疝的复发。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用工具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疝囊高位结扎针。
背景技术
目前小儿腹股沟疝的外科手术治疗都是通过疝囊高位结扎术的方式进行,随着腹腔镜技术的发展,腹腔镜下疝囊高位结扎术已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于小儿腹股沟疝的治疗中,它具有简单、易行、安全、创伤小、恢复快、费用低、住院时间短等特点。手术的关键步骤是通过腹腔镜观察疝内环口,向体表精确定位内环口中点,经腹壁皮肤、皮下组织、肌肉组织置入结扎针,腹腔镜直视下观察到结扎针针尖到达腹膜外时,在此层次间潜行绕内环口边缘进针半圈,穿破腹膜并送入结扎线至腹腔内,完全退出结扎针,再次经腹壁皮肤、皮下组织、肌肉组织置入结扎针,从内环口另一侧边缘腹膜外潜行绕内环口半圈与前半圈会合,经同一腹膜裂口进入腹腔,利用套线的办法或采用钩针经结扎针将结扎线牵引出腹腔外,最终在腹腔外将结扎线打结,完成疝囊的高位结扎。在这个过程中,需要两次经患儿腹壁皮肤、皮下组织、肌肉组织进行穿刺,而两次穿刺很难保证进针通道完全重合,这样一来,在进行打结时,或多或少会将皮下组织、腹壁肌肉组织等打入结中,使得线结结扎不牢固及线结不能回缩至腹膜外脂肪层内,内环口处的腹膜被皮下组织、腹壁肌肉组织悬吊固定在内环口处,解剖层次紊乱,不利于患儿腹膜和腹壁肌肉的发育,也容易造成腹股沟疝的复发。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疝囊高位结扎针,以解决上述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基于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
一种疝囊高位结扎针,包括:
手柄;
针体,所述针体与所述手柄连接;
其中,所述针体上设有结扎线孔和牵引线孔。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针体包括穿刺部和连接部,所述穿刺部与所述手柄通过所述连接部连接;
所述结扎线孔和所述牵引线孔均设于所述穿刺部上,所述穿刺部为圆弧形。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穿刺部的厚度方向上具有内圆弧面和外圆弧面;
所述结扎线孔的两端分别贯通所述内圆弧面和所述外圆弧面;
所述牵引线孔的两端分别贯通所述内圆弧面和所述外圆弧面。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穿刺部的厚度小于所述穿刺部的宽度。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穿刺部远离所述连接部的一端为尖端;
所述结扎线孔靠近于所述尖端,所述结扎线孔与所述尖端的距离小于所述牵引线孔与所述尖端的距离。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尖端包括第一圆弧面、端平面和第二圆弧面,所述第一圆弧面通过所述端平面过渡于所述第二圆弧面。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圆弧面与所述第二圆弧面关于所述端平面的中垂面对称。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结扎线孔和所述牵引线孔均为圆孔,所述结扎线孔的孔径大于所述牵引线孔的孔径。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疝囊高位结扎针还包括拉线件和弹性复位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敖学斌,未经敖学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79554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