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冷冻肉加工用自动进料切割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796181.7 | 申请日: | 2018-05-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845171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01 |
发明(设计)人: | 孙月娥;王卫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州工程学院 |
主分类号: | B26D1/46 | 分类号: | B26D1/46;B26D7/06;B26D7/02;A22C17/00;A22C17/02 |
代理公司: | 徐州市淮海专利事务所 32205 | 代理人: | 华德明 |
地址: | 221111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冷冻肉 切割装置 自动进料 传送 传送装置 传动带 锁紧杆 主轮 传送电机 竖直放置 副轮 滚轮 加工 本实用新型 夹紧固定 螺纹连接 气动装置 人工操作 生产效率 支撑装置 转动安装 左右两侧 限位块 锯条 切割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冷冻肉加工用自动进料切割装置,包括切割装置、左传送装置、右传送装置和支撑装置;左传送装置和右传送装置分别位于右边锯条的左右两侧;右传送装置包括传送电机、与传送电机连接且竖直放置的传送主轮和位于传送主轮后侧的传送副轮;传送主轮和传送副轮通过绕设在其外侧的第二传动带连接,第二传动带内侧设置气动装置,左传送装置包括竖直放置的锁紧杆、转动安装在锁紧杆中部的滚轮和螺纹连接在锁紧杆下端的限位块,一对滚轮之间通过绕在其外侧的第三传动带连接。本冷冻肉加工用自动进料切割装置,结构简单,不仅实现对冷冻肉的切割,而且实现对冷冻肉的夹紧固定,保证自动进料,避免人工操作,提高生产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食品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冷冻肉加工用自动进料切割装置。
背景技术
现实生活中,人们为长时期保存肉类,通常将肉类洗净后进行冷冻储存,冷冻后的肉类由于其中水分均被凝固,当取出进行食用或处理时,很难进行切割。
采用人工将冷冻的肉类进行剁砍的方式不仅浪费人工,而且效率很低;采用切割装置进行加工能大大提高生产效率,并且适用于大型集中冷冻肉类加工处理,而在切割过程中,仍需要人工将不同大小的冷肉进行放置固定,无法实现自动进料,并且切割装置中切刀的高速旋转,为保持冷冻肉的固定,方便切割,通常采用手动按压的方式,很容易造成生产安全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冷冻肉加工用自动进料切割装置,结构简单,通过切割装置实现对冷冻肉的切割,通过左传送装置和右传送装置不仅实现对冷冻肉的夹紧固定,而且实现自动进料,避免人工操作,提高生产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冷冻肉加工用自动进料切割装置包括切割装置、左传送装置、右传送装置和支撑装置;
所述切割装置包括主机外壳、设置在主机外壳上端的调节杆、位于调节杆下端并转动安装在主机外壳内的上传动轮、位于上传动轮下方的下传动轮和位于下传动轮一侧的转动电机,所述转动电机输出端固定连接主动轮,所述主动轮通过第一传动带与下传动轮连接,所述上传动轮和下传动轮通过绕设在其外侧的锯条连接;
所述主机外壳中部设置工作台、下端设置支撑装置,所述工作台上设置条形槽,所述条形槽呈左右分布、且为两个,一对条形槽分别位于锯条前后两侧;
所述左传送装置和右传送装置设置在工作台上,且分别位于右边锯条的左右两侧;
所述右传送装置包括安装在工作台上的传送电机、与传送电机输出端固定连接且竖直放置的传送主轮和位于传送主轮后侧的传送副轮;所述传送主轮和传送副轮分别位于锯条前后两侧,且通过绕设在其外侧的第二传动带连接,所述第二传动带内侧设置气动装置,所述气动装置为一对,一对气动装置对称设置在传送主轮和传送副轮之间,所述气动装置包括气缸和与气缸输出端固定连接的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与左边第二传动带接触;
所述左传送装置一对,并分别设置在一对条形槽上,所述左传送装置包括竖直放置的锁紧杆、转动安装在锁紧杆中部的滚轮和螺纹连接在锁紧杆下端的限位块,所述锁紧杆下部穿过条形槽,所述限位块左右滑动在条形槽下端,一对滚轮之间通过绕在其外侧的第三传动带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装置包括设置在主机外壳下端的上支撑柱、位于上支撑柱下方的下支撑柱和套装在上支撑柱上的压缩弹簧,所述压缩弹簧一端与主机外壳接触、另一端与下支撑柱接触。
进一步的,所述主机外壳后端设置运输装置,所述运输装置位于左传送装置和右传送装置之间,且包括运输电机、与运输电机输出端固定连接运输主轮和位于运输主轮前侧的运输副轮,所述运输主轮和运输副轮通过绕设在其外侧的第四传动带连接,所述第四传动带上表面不高于主机外壳的工作台。
进一步的,所述主机外壳的工作台上前端设置挡板,所述挡板前后放置,并位于右传送装置左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州工程学院,未经徐州工程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79618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