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双刀片安装的内冷却车刀有效
申请号: | 201820796817.8 | 申请日: | 2018-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823087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4 |
发明(设计)人: | 舒盛荣;张雨;欧阳爱国;刘乐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东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B23B27/10 | 分类号: | B23B27/10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何世磊 |
地址: | 330013***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刀头 刀垫 刀杆 冷却液 车刀 冷却 本实用新型 刀片放置槽 内循环通道 双刀片 刀片安装槽 冷却液通道 刀片设置 合理设置 可拆卸的 冷却降温 一刀两用 翻转 刀片 生产成本 刀具 节约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双刀片安装的内冷却车刀,包括刀片、刀垫、刀头和刀杆,所述刀垫内设置有冷却液凹槽,所述刀杆和所述刀头内设置有冷却液内循环通道,所述刀头上下两面设有刀片放置槽,所述刀片设置在所述刀垫上,所述刀垫设置在所述刀头的所述刀片放置槽内,并且所述刀垫与所述刀头固定连接,所述刀头与所述刀杆可拆卸的固定连接,所述刀头翻转180°后安装在所述刀杆上,不影响所述刀头与所述刀杆内的冷却液通道的连接,本实用新型中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在刀头上增加一个刀片安装槽,合理设置冷却液内循环通道,就可以实现刀具的一刀两用和内冷却,提高冷却降温的效果,节约了生产成本,避免了资源的浪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床加工刀具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双刀片安装的内冷却车刀。
背景技术
在车床的加工过程中,根据工件的形状特点、精度要求,往往需要选用不同的刀具来完成车外圆、端面和切断等不同的加工工序。刀具繁多不仅不便于管理,而且闲置的刀具也造成资源的浪费,增加生产成本。因此减少刀具数量,提高刀具的利用效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同时,采用冷却液内循环通道将加工过程中传入刀具内部的热量带走,从而实现切削区域的冷却降温,实现干切削,这种方式也是实现绿色加工的一种方法。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目前刀具种类多及加工时绿色冷却的需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双刀片安装的内冷却车刀,能够改进现有技术的不足,通过在刀头的上下两面设置刀片放置槽,只需将刀头翻转180°,即可实现刀具的更换。同时,采用冷却液内循环通道的方式对加工过程进行冷却,而且刀头的翻转并不会影响刀具的冷却效果,能够满足加工生产的需要。
一种双刀片安装的内冷却车刀,包括刀片、刀垫、刀头和刀杆,所述刀垫内设置有冷却液凹槽,所述刀杆和所述刀头内设置有冷却液内循环通道,所述刀头上下两面设有刀片放置槽,所述刀片设置在所述刀垫上,所述刀垫设置在所述刀头的所述刀片放置槽内,并且所述刀垫与所述刀头固定连接,所述刀头与所述刀杆可拆卸的固定连接,所述刀头翻转180°后安装在所述刀杆上,不影响所述刀头与所述刀杆内的冷却液通道的连接;
冷却液由所述刀杆内的所述冷却液内循环通道流入,通过所述刀头内的所述冷却液内循环通道后,进入所述刀垫内的所述冷却液凹槽,对所述刀片进行冷却降温,然后流入所述刀头内的所述冷却液内循环通道,之后通过所述刀杆内的所述冷却液内循环通道流出,构成整个刀具内冷却通道。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在刀头上增加一个刀片安装槽,合理设置冷却液内循环通道,就可以实现刀具的一刀两用和内冷却,提高冷却降温的效果。节约了生产成本,避免了资源的浪费。
进一步地,所述刀头上下两面的所述刀片放置槽可以加工为不同形状,以便于放置不同类型的所述刀片,进行不同形式的加工。
进一步地,所述刀片与所述刀垫通过中心销进行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刀头上设有一压板,所述压板用于挤压所述刀片上表面,以使所述刀片与所述刀垫紧密贴合。
进一步地,所述刀杆与所述刀头通过螺钉连接,以便于拆卸,能够快速调转所述刀头上下表面,使用不同的所述刀片进行加工。
进一步地,所述刀头内的所述冷却液内循环通道连接两个所述刀垫内的所述冷却液凹槽,保证了所述刀头翻转180°后的冷却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双刀片安装的内冷却车刀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双刀片安装的内冷却车刀的刀头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双刀片安装的内冷却车刀的刀杆与刀头连接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双刀片安装的内冷却车刀的内冷却循环通道示意图;
主要元素符号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东交通大学,未经华东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79681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