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利用低温蓄冷改善温室夏季高温的降温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20798137.X | 申请日: | 2018-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834947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8 |
发明(设计)人: | 须晖;谷玄;王蕊;马健;李天来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F24F5/00 | 分类号: | F24F5/00;F24F1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卓特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72 | 代理人: | 段宇 |
地址: | 110866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降温系统 温室 热空气 本实用新型 降温效果 蓄冰池 蓄冷 冷空气 制冷剂 自然界能量 高压风机 换热系统 能量交换 能量来源 能源成本 生产温室 系统设计 直接能量 换热管 冷风管 热风管 换热 冷能 内热 蓄冰 地下 节约 交换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利用低温蓄冷改善温室夏季高温的降温系统,地下蓄冰池换热系统是用来降低温室内热空气温度,具体方法是将利用高压风机将温室内部热空气通过热风管循环到蓄冰池换热管中,获取冷空气,再将冷空气通过冷风管的输送到温室内部达到降温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将自然界冬季空气中的冷能积蓄后,作为用于夏季温室降温系统中的能量来源,充分利用自然界能量,极大地节约了能源成本。降温系统的运行通过热空气与蓄冰的直接能量交换,与现行的通过热空气与水,制冷剂的能量交换相比,换热率极大提高。整个系统设计简单易于实施,降温系统的运行可以满足生产温室大面积使用中的降温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温室环境调控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利用低温蓄冷改善温室夏季高温的降温系统。
背景技术
温室在农业生产中通过调控温室内的环境,提供给作物优于自然界的生长环境而被使用。从最初的用于春末早秋延后简单的栽培环境优化逐渐过渡到高效率的周年温室生产,然而夏季高温条件下温室环境控制由于能耗过大,一直是困扰温室实行周年运行的重要因素。
目前现有的技术主要是通过安装空调或风机通风的方式进行降温。空调制冷主要是通过制冷剂进行压缩循环制冷,在生产温室中这种制冷方式的成本过高,很难进行大面积的生产应用。风机通风的方式主要是通过空气的循环运动带走热空气,在夏季高温条件下室内外的空气温度差较小时是很难有明显的降温效果。
针对此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利用东北地区冬季寒冷的季节特点,在冬季利用自然低温进行水蓄冷形成冰,夏季通过冰融化进行空气的热交换,为夏季高温季节提供降温的系统及其运行方式,在满足温室降温效果的同时,极大地降低了温室降温系统的运行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利用低温蓄冷改善温室夏季高温的降温系统,将自然界空气中的冷能积蓄后,作为用于夏季温室降温系统中的能量来源的温室降温系统及其运行方法。与现有的降温技术相比,该方法利用自然界中冷空气的冷能,而非人工制冷剂,极大的节约能源,降低了系统的运行成本,配套的运行方式能够满足夏季高温条件下温室的运行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利用低温蓄冷改善温室夏季高温的降温系统,包括设置在地面上的温室,设置所述温室内的送风系统及在地面下的地下蓄冰池换热系统、地下出风管和地下热风管;
所述地下蓄冰池换热系统包括蓄冰池及设置在所述蓄冰池内的换热元件,所述蓄冰池上设置有进出和出口,所述换热元件的进口端与所述进口连接,出口端与所述出口连接;
所述送风系统包括水平设置在所述温室内上方的冷风管和分别设置在所述温室前后两侧的第一热风管和第二热风管;所述冷风管一端密封,另一端与温室出风管道连接,所述温室出风管道与所述地下出风管道连接,所述地下出风管一端与所述出口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温室出风管道连接;
所述地下热风管包括第一地下热风支管、第二地下热风支管和地下热风母管,所述第一地下热风管一端与所述第一热风管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地下热风母管连接;所述第二地下热风支管一端与所述第二热风管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地下热风母管连接;所述地下热风母管与所述进口连接;所述地下热风母管上设置有高压风机;
所述冷风管上设置有若干孔洞,所述第一热风管与所述第二热风管顶部均设置有出风口。
优选地,所述蓄冰池设置在所述温室一侧下方。
优选地,所述蓄冰池与所述温室的体积比不小于1:50。
优选地,所述温室为滑盖温室。
优选地,所述换热元件包括第一母管管道、第二母管管道和若干支管管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农业大学,未经沈阳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79813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