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汽车座椅面套连接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0798394.3 | 申请日: | 2018-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835998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1 |
发明(设计)人: | 苏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风安道拓汽车座椅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N2/58 | 分类号: | B60N2/58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马辉 |
地址: | 430056 湖北省武汉***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泡 座椅 汽车座椅面套 连接结构 钢丝件 连接槽 本实用新型 座椅面套 连接件 材料成本 处理工艺 钢丝末端 环境压力 磷化处理 汽车座椅 生产效率 有效连接 高污染 包覆 面套 内埋 内嵌 上套 伸入 折弯 外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座椅领域,公开了一种汽车座椅面套连接结构,包括座椅发泡及包覆在座椅发泡外部的座椅面套,座椅发泡上设有若干个连接槽,座椅发泡位于连接槽下方的部位内埋有钢丝件,钢丝件上部伸入连接槽底部,所述钢丝件上套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与所述座椅面套之间连接有吊紧带。本实用新型汽车座椅面套连接结构在实现座椅发泡与面套有效连接的同时,内嵌钢丝末端无需折弯,表面也不需要进行磷化处理,材料成本低,生产效率高,且避免使用高能耗、高污染的处理工艺,减轻环境压力。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座椅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汽车座椅面套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汽车领域的迅猛发展,汽车消费越来越普及到寻常百姓家,人们除对汽车的经济性提出了苛刻的要求以外,对汽车安全、环保、舒适性等性能也提出更高要求,尤其是对于汽车内饰会有更多个性化的需求,因此汽车座椅的造型也越来越多样化。
在汽车座椅的生产中,常用的面套和发泡的结合方式为在泡沫中预埋钢丝,泡沫钢丝与面套中的J型条通过连接件连接,座椅面套的固定需要面套与发泡固定点的拉拔力>70N才能保证长期乘坐后不会松脱。
而现有的座椅面套连接结构中存在以下问题:1、为了保证钢丝与发泡间的拉拔力,在钢丝末端进行了折弯,钢丝末端折弯会导致钢丝与钢丝之间相互干涉,员工不易取放影响生产效率;2、为了保证钢丝不会生锈,对钢丝表面进行了磷化处理,但磷化处理是一个高能耗、高污染的处理工艺,存在着环保方面的压力,随时有可能会被取缔。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上述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汽车座椅面套连接结构在实现座椅发泡与面套有效连接的同时,内嵌钢丝末端无需折弯,表面也不需要进行磷化处理,材料成本低,生产效率高,且避免使用高能耗、高污染的处理工艺,减轻环境压力。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汽车座椅面套连接结构,包括座椅发泡及包覆在所述座椅发泡外部的座椅面套,所述座椅发泡上设有若干个连接槽,所述座椅发泡位于所述连接槽下方的部位内埋有钢丝件,所述钢丝件上部伸入所述连接槽底部,所述钢丝件上套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与所述座椅面套之间连接有吊紧带,使内嵌钢丝末端无需折弯,在生产过程中便于取放,有助于提高座椅发泡生产效率。
优选地,所述吊紧带的上部缝制在所述座椅面套上,所述吊紧带的下部设有加强型条,所述加强型条通过所述连接件连接在所述钢丝件上。
优选地,所述连接件为C型环,便于所述钢丝件的取放使用,且通用性增强,可实现部分钢丝件的通用。
优选地,所述钢丝件包括芯部钢丝及包覆在所述芯部钢丝表面的塑料表层。
优选地,所述芯部钢丝的直径为1.2~1.6mm,相比传统2.0mm钢丝减少了约50%钢丝使用量,所述塑料表层的厚度为0.8~1.2mm,所述塑料表层的外表面设有螺旋状不规则花纹纹路。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通过吊紧带、连接件将座椅发泡和座椅面套连接,使内嵌钢丝末端无需折弯,在生产过程中便于取放,有助于提高座椅发泡生产效率;
2、采用厚度为0.8~1.2mm的塑料表层包覆直径为1.2~1.6mm的芯部钢丝得到钢丝件,材料成本更低,取消了磷化处理过程,过程更环保;
3、钢丝件内嵌在座椅发泡内,钢丝件与座椅发泡间的接触面积更大,拉拔力更强;
4、座椅发泡与座椅面套通过C型环的连接件在连接槽处进行连接,连接强度更大,不易拔脱。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汽车座椅面套连接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钢丝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风安道拓汽车座椅有限公司,未经东风安道拓汽车座椅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79839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