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双回路锅炉热量自动补偿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20798490.8 | 申请日: | 2018-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828222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25 |
发明(设计)人: | 赵启红;赵枝萍;孔培轩 | 申请(专利权)人: | 赵启红 |
主分类号: | F24D3/10 | 分类号: | F24D3/10;F24D19/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国电智臻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80 | 代理人: | 吴红飞 |
地址: | 264011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出水管 电磁阀 换热器 温控器 换热器进水口 自动补偿系统 本实用新型 出水管路 锅炉本体 锅炉热量 出水口 双回路 温度自动补偿 供暖系统 供热回路 控制系统 能耗水平 燃气资源 热水系统 节约 | ||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于一种双回路锅炉热量自动补偿系统,包括锅炉本体和换热器,锅炉本体上设有一回路和二回路两个供热回路,一回路出水管路分为两个分支,一回路第一出水管与热水系统连接,一回路第二出水管与换热器进水口一连接,一回路第一出水管上设有电磁阀和温控器,换热器出水口一与一回路第一出水管连接;二回路出水管路分为两个分支,二回路第一出水管与供暖系统连接,二回路第二出水管与换热器进水口二连接,二回路第一出水管上设有电磁阀和温控器,换热器出水口二与二回路第一出水管连接;温控器和电磁阀均与控制系统连接。通过增加本实用新型的温度自动补偿系统,设备的控制上更加合理,能耗水平降低较大,有效的节约了燃气资源。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供热系统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双回路锅炉热量自动补偿系统。
背景技术
通常情况下,供热系统分为热水系统和供暖系统,热水系统为人们的生活提供洗澡等洗涑用水,供暖系统主要为暖气供暖。酒店等大型服务类场所的暖气供暖通常为自供暖,冬季对供暖的需求较大。双回路锅炉是一种同时具备两种回路、可同时加热供暖系统和热水系统的锅炉,双回路独立温度设置。
然而,在使用过程中发现燃烧器只能对一个回路做温度跟踪,会出现以下两个情况:一、若一回路为生活热水回路,二回路为供暖回路,供暖季以二回路为主控温度,一回路则不受温度控制,由于冬季热水用量不大,一回路温升很大,常常达到78-80℃左右,既浪费能源,又对设施造成损害(温升造成部分PPR管件老化严重);二、非供暖季,单供生活热水,以一回路为主控温度,二回路则不受温度控制,虽然停止供暖,二回路的出水管路处仍有大量的热水,热量上升很大,也能达到70-80℃,浪费了能源,增加了耗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双回路锅炉热量自动补偿系统,使其可以将非主控回路的管路内的热量利用起来,减少热量损失,也减少了因温度过高对设备造成的损害。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双回路锅炉热量自动补偿系统,包括锅炉本体、一回路、二回路和换热器,所述的锅炉本体上设有一回路和二回路两个供热回路,所述一回路出水管路分为两个分支,其中一回路第一出水管与热水系统连接,一回路第二出水管与换热器进水口一连接,一回路第一出水管上设有电磁阀和温控器,换热器出水口一与一回路第一出水管连接;所述二回路出水管路分为两个分支,其中二回路第一出水管与供暖系统连接,二回路第二出水管与换热器进水口二连接,二回路第一出水管上设有电磁阀和温控器,换热器出水口二与二回路第一出水管连接;温控器和电磁阀均与控制系统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的二回路第一出水管与二回路回水管连接,二者之间设有微型循环水泵。
进一步的,所述的换热器为板式换热器、列管式换热器或射流换热器。
采用这样的设计后,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双回路锅炉热量自动补偿系统经过了申请人长达10年的研究,具有结构简单,安装方便,节能效率高等优点。通过增加的温度自动补偿系统,设备的控制上更加合理,能耗水平降低较大,有效的节约了燃气资源。而且,申请人经过调试已试验成功,经实际核算,非供暖季可为一四星级酒店每天节约30-40立方天然气,供暖季每天可节约40-50立方天然气,经济效益可观,而且节约了能源,对于能源资源紧缺的当今形式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附图说明
上述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以下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图1是现有的双回路锅炉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双回路锅炉热量自动补偿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赵启红,未经赵启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79849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