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插接式安装结构的碳罐有效
申请号: | 201820799259.0 | 申请日: | 2018-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851878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19 |
发明(设计)人: | 王亮;闫志敏;王子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华安盛翔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M25/08 | 分类号: | F02M25/08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08 | 代理人: | 俞炯 |
地址: | 301799 天津***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壳体 插接组件 插接板 碳罐 插接式安装结构 插接槽 插接件 插接条 汽车 技术方案要点 本实用新型 侧面 固定板 连接板 插接 伸出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插接式安装结构的碳罐,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侧面上固定连接有插接组件,插接组件包括与壳体相固定连接的连接块以及固定连接在连接块远离壳体的一面的插接板,插接板两侧分别伸出连接块两侧,插接板与壳体相互靠近的一面以及连接板的侧面之间构成插接槽,插接组件还包括固定连接在汽车上的插接件,插接件为一对可同时分别插入两个所述插接槽内的插接条,插接条通过固定板与汽车固定连接,优点是,可以在将碳罐插接至汽车对应的位置上的过程中更加便于定位。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碳罐,特别涉及一种具有插接式安装结构的碳罐。
背景技术
碳罐一般装在汽油箱和发动机之间。由于汽油是一种易挥发的液体,在常温下燃油箱经常充满蒸气,燃料蒸发排放控制装置的作用是将蒸气引入发动机进气歧管燃烧并防止挥发到大气中,这个过程起重要作用的是碳罐。
如公开号为CN107076063A的中国专利公开文本,其公开了一种碳罐,包括有底筒状壳体主体和固定连接在壳体主体底部的盖,盖和壳体主体之间形成第一室和第二室,第一室和第二室内分别填充有用于吸收汽油蒸汽的第一吸附剂和第二吸附剂。
汽车在碳罐安装部位的结构比较紧凑,需要用手扶住碳罐以便于将碳罐上的连接部位与汽车上的连接部位通过紧固件连接。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插接式安装结构的碳罐,其优点是可以在将碳罐插接至汽车对应的位置上的过程中更加便于定位。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具有插接式安装结构的碳罐,包括壳体以及设置在壳体上的吸附口、脱附口和大气口,其中,吸附口用于将壳体内部的空间与油箱相连通,吸附口用于将壳体内部空间与发动机相连通,脱附口用于将壳体内部空间与大气相连通,壳体内部填充有吸附材料,所述壳体的侧面上固定连接有插接组件,插接组件包括与壳体相固定连接的连接块以及固定连接在连接块远离壳体的一面的插接板,插接板两侧分别伸出连接块两侧,插接板与壳体相互靠近的一面以及连接板的侧面之间构成插接槽,插接组件还包括固定连接在汽车上的插接件,插接槽用于与插接件相插接。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将碳罐安装至汽车上时,先将插接槽和插接件对齐并使插接件插入插接槽内,插接好后,插接条可以限制插接板朝远离壳体的方向运动,因此,汽车上的管路或线路对碳罐造成的挤压力不会使碳罐朝远离插接件的方向运动,此时,可方便地将碳罐上的连接部位与汽车上对应的连接部位相对齐,并通过紧固件对连接部位进行紧固连接,安装过程比较方便和省力。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插接件为一对可同时分别插入两个所述插接槽内的插接条,插接条通过固定板与汽车固定连接。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两个插接条插入插接槽后可同时与两个插接槽的内侧面相抵接,对插接板的两侧进行支撑,插接板两侧受力更平衡,插接更加稳定。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块与所述壳体相连接处设有第一过渡圆弧面。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碳罐在通过紧固件与汽车紧固连接之前,碳罐受到朝向远离插接件的方向的挤压力时,连接块与壳体之间具有较大的拉应力,拉应力分散至第一过渡圆弧面上,第一过渡圆弧面可以减小连接块与壳体连接处的应力集中,提高连接块与壳体之间的连接强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块与所述插接板相连接处设有第二过渡圆弧面。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连接板与插接板之间受到较大的拉应力时,拉应力可以分散至第二过渡圆弧面上,第二过渡圆弧面可以减小插接板与连接块连接处的应力集中,提高连接块与插接板之间的连接强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插接板两端面的边缘均设有第一倒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华安盛翔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华安盛翔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79925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