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进浇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20800056.9 | 申请日: | 2018-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878899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26 |
发明(设计)人: | 王云飞;翁卫军;邹丽建;曾炬;陈土辉;夏庆雷;赵庆晨;郭峰;林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格力精密模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27 | 分类号: | B29C45/27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骆英静;李海建 |
地址: | 519070 广东省珠海***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分流板 热咀 本实用新型 注塑件 注塑 减小 进胶 腔模 收缩 变形 镰刀 平衡 | ||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进浇系统,该进浇系统包括分流板和热咀,其中,所述分流板的两侧均设置有所述热咀。使用时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进浇系统,由于分流板两侧均设置有热咀,在进浇过程中能够在腔模的两侧同时进浇,因此,注塑后的注塑件两侧进胶平衡,收缩一致,从而减小注塑件的镰刀变形。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注塑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进浇系统。
背景技术
塑料模具开发过程中,对进浇方法有着严厉的要求,因为进浇方法直接关系到塑料制品的质量,比如方熔接痕,填充缺乏,缩影及曲折变形等等。目前,长条板类注塑件注塑过程中采用单侧进胶的方式,虽然加工简单,但注塑件在模具中注塑流动不平衡,两侧的收缩不均匀,注塑件会产生镰刀变形,此缺陷影响注塑件的装配间隙。
因此,如何减少注塑件镰刀变形,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减少注塑件镰刀变形,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进浇系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进浇系统,包括分流板和热咀,其中,所述分流板的两侧均设置有所述热咀。
优选地,在上述进浇系统中,所述分流板对应腔模底侧的一侧设置有多个所述热咀。
优选地,在上述进浇系统中,所述分流板对应腔模底侧的一侧设置有四个热咀,分别为第一热咀、第二热咀、第三热咀和第四热咀。
优选地,在上述进浇系统中,所述分流板对应腔模顶侧的一侧设置有多个所述热咀。
优选地,在上述进浇系统中,所述分流板对应腔模顶侧的一侧设置有三个热咀,分别为第五热咀、第六热咀和第七热咀。
优选地,在上述进浇系统中,所述热咀为针阀热咀。
优选地,在上述进浇系统中,所述针阀热咀的胶口为牛角胶口。
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进浇方法,该方法应用上述任一项所述的进浇系统,该进浇方法包括利用该进浇系统:
对腔模第一侧的中部进浇;
对腔模第二侧的中部进浇;
对腔模第一侧的两边进浇;
对腔模第二侧的两边进浇;
保压后停止进浇。
优选地,在上述进浇方法中,所述第一侧为所述分流板对应腔模顶侧的一侧;
所述第二侧为所述分流板对应腔模底侧的一侧。
优选地,在上述进浇方法中,所述分流板第二侧上设置有四个热咀,分别为第一热咀、第二热咀、第三热咀和第四热咀;所述分流板所述分流板第一侧设置有三个热咀,分别为第五热咀、第六热咀和第七热咀;
所述对腔模第一侧的中部进浇包括:第六热咀打开;
所述对腔模第二侧的中部进浇包括:待料流到腔模与所述第二热咀、第三热咀对应的位置处时,打开所述第二热咀和第三热咀,所述第六热咀继续打开;
所述对腔模第一侧的两边进浇包括:待料流到腔模与所述第五热咀和第七热咀对应的位置处时,打开第五热咀和第七热咀,所述第二热咀、第三热咀和所述第六热咀继续打开;
所述对腔模第二侧的两边进浇包括:待料流到腔模与所述第一热咀和第四热咀对应的位置处时,打开所述第一热咀和第四热咀,所述第五热咀、第七热咀、第二热咀、第三热咀和所述第六热咀继续打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格力精密模具有限公司,未经珠海格力精密模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80005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自动脱模的注塑模具
- 下一篇:一种多点进胶热流道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