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汽车电动尾门驱动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0800580.6 | 申请日: | 2018-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841627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22 |
发明(设计)人: | 杨光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智航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5F15/616 | 分类号: | E05F15/616;E05F15/70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罗晓林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永和经***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驱动杆 推杆 汽车尾门 连动杆 锁杆 第一驱动机构 驱动电机 驱动机构 本实用新型 电动尾门 驱动结构 一端连接 使用寿命 自动开关 汽车 运作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电动尾门驱动结构,其包括第一驱动机构、第二驱动机构及汽车尾门,第一驱动机构及第二驱动机构分别设置在汽车尾门两侧,第一驱动机构设置有第一驱动电机及第一驱动杆,第二驱动机构设置有第二驱动电机及第二驱动杆,第一驱动杆设置在第一驱动电机一端,第二驱动杆设置在第二驱动杆一端,第一驱动杆一端及第二驱动杆一端分别固定有连动杆,连动杆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推杆及第二推杆,第一推杆一端连接有第一锁杆,第二推杆一端连接有第二锁杆,第一锁杆及第二锁杆分别与汽车尾门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第一驱动杆及第二驱动杆上固定连动杆,连动杆带动第一推杆及第二推杆运作,进而完成对汽车尾门的自动开关工序,有效保证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电动尾门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汽车电动尾门驱动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时代的进步与汽车行业的发展,汽车电动尾门产品的应用在汽车里面的使用已经越来越广泛,当中采用的电机的驱动方式也各异。有的采用电机撑杆配气压撑杆、有的直接采用单电机撑杆等等方式。但这些尾门的驱动方式会增加驱动电路的功耗、尾门的左右支撑力不同导尾门易变形、增大线路功耗导致效率不高的特点。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同步驱动不易对尾门造成损伤的汽车电动尾门驱动结构。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汽车电动尾门驱动结构,其包括第一驱动机构、第二驱动机构及汽车尾门,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及第二驱动机构分别设置在汽车尾门两侧,所述第一驱动机构设置有第一驱动电机及第一驱动杆,所述第二驱动机构设置有第二驱动电机及第二驱动杆,所述第一驱动杆设置在第一驱动电机一端,所述第二驱动杆设置在第二驱动杆一端,所述第一驱动杆一端及第二驱动杆一端分别固定有连动杆,所述连动杆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推杆及第二推杆,所述第一推杆一端连接有第一锁杆,所述第二推杆一端连接有第二锁杆,所述第一锁杆及第二锁杆分别与汽车尾门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锁杆上设置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二锁杆上设置有第二转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驱动电机及第二驱动电机分别连接有电源驱动单元,所述电源驱动单元包括电源单元及控制单元,所述电源单元通过线路与控制单元连接,所述控制单元分别连接有第一全桥驱动单元及第二全桥驱动单元;所述第一全桥驱动单元与第一驱动电机连接,所述第二全桥驱动单元与第二驱动电机连接。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汽车电动尾门驱动结构通过在第一驱动杆及第二驱动杆上固定连动杆,通过连动杆带动第一推杆及第二推杆运作,进而完成对汽车尾门的自动开和关的工序,有效保证产品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汽车电动尾门驱动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汽车电动尾门驱动结构的原理方框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特征、技术手段以及所达到的具体目的、功能,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智航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智航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80058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动门
- 下一篇:汽车尾门驱动支撑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