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检查压紧状态的沉头螺钉有效
申请号: | 201820802146.1 | 申请日: | 2018-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828133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25 |
发明(设计)人: | 陈建波;李小兵;高锦焜;李仁政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B35/00 | 分类号: | F16B35/00;F16B33/00 |
代理公司: | 成飞(集团)公司专利中心 51121 | 代理人: | 梁义东 |
地址: | 610092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螺钉主体 压紧状态 检侧 圆柱通孔 台肩 本实用新型 沉头螺钉 弹性垫圈 检测销 螺纹端 压紧 螺钉头内腔 工件加工 间隙配合 目视观察 螺钉 螺纹孔 圆柱销 工装 机加 凸起 检查 伸出 干涉 检测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检查压紧状态的沉头螺钉,包含螺钉主体、弹性垫圈和检测销;螺钉主体中设置有圆柱通孔;检侧销为圆柱销,具有凸起的台肩,检侧销设置于螺钉主体的圆柱通孔内并与圆柱通孔间隙配合,检侧销的台肩位于螺钉主体的螺纹端;弹性垫圈设置于检侧销的台肩和螺钉主体的螺纹端之间。本实用新型适用于机加过程中工件的压紧及压紧状态的检测,防止由于螺钉与工装螺纹孔底部干涉,出现压紧不实而导致工件加工故障。通过目视观察检测销是否伸出螺钉头内腔平面,即可判断压紧状态是否出现异常,成本低,可靠性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对工件压紧状态的检测。
背景技术
机械加工都需要对工件进行压紧。目前较常见的压紧方式是采用在工件辅助工艺凸台上制压紧沉头孔,通过标准沉头螺钉对工件进行压紧的方式。这种压紧方式具有占用空间小,操作简单的优点。
但这种方式也存在缺点,当螺钉旋紧至工装螺钉孔底面,工件尚未真正压紧时,由于装夹后操作者仅能观察到螺钉的最顶面,工件压紧状态是否正常无法检查,常常由于螺钉与工装螺钉孔底面的干涉造成工件压紧不实,进而导致工件在加工中出现故障,对大型、高价值工件的质量构成较大威胁。
目前实际加工中只能采用敲击并通过声音的方式来间接判断,但这种方式可靠性差,而且费时费力。尤其对于大型工件,一个工件上往往设置了数十个压紧螺钉,其中任何一个螺钉的压紧状态出现异常,都可能导致工件的故障。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压紧异常状态问题,发明的一种可检查压紧状态的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可检查压紧状态的沉头螺钉,包含螺钉主体、弹性垫圈和检测销;螺钉主体中设置有圆柱通孔;检侧销为圆柱销,具有凸起的台肩,检侧销设置于螺钉主体的圆柱通孔内并与圆柱通孔间隙配合,检侧销的台肩位于螺钉主体的螺纹端;弹性垫圈设置于检侧销的台肩和螺钉主体的螺纹端之间。
所述检侧销端面与螺钉主体沉头面齐平。
所述检侧销端面略低于螺钉主体沉头面。
所述弹性垫圈与检侧销的台肩面和螺钉主体的螺纹端面通过胶接连接。
所述弹性垫圈为橡胶垫圈。
本实用新型的沉头螺钉,通过弹性垫圈将压力转变为变形,并驱使检测销沿轴向运动伸出螺钉主体,通过观察检测销是否伸出螺钉主体来判断是否出现异常压紧状态的方法
当正常压紧状态时,螺钉的底部不受力,检测销和弹性垫圈为非受力状态,检测销的顶面低于沉头螺钉头内平面;当出现异常压紧状态时,由于螺钉底部与工装面接触,检测销的底部受到压力,并将压力传递给弹性垫圈,垫圈受压变薄,驱使检测销沿螺钉主体的内孔轴向向上运动,检测销伸出螺钉头内平面,通过目视观察即可判定压紧状态是否出现异常。
本实用新型相比于现有技术具有如下积极效果:
1、可直接、有效判断工件压紧状态,可靠性高;
2、判别方式简单、快速,通过目视观察即可得出结论;
3、成本低,对现有螺钉结构进行简单改造后即可使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正常装夹状态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异常装夹状态示意图
图中包括:螺钉主体(1)、弹性垫圈(2)、检测销(3)、工件(4)、工装(5)。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80214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十二角螺栓
- 下一篇:一种用于塑料件与金属件连接的高性能紧固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