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旧建筑屋顶面加固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0803015.5 | 申请日: | 2018-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847334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05 |
发明(设计)人: | 张明花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明花 |
主分类号: | E04G23/03 | 分类号: | E04G23/03 |
代理公司: | 广州天河万研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18 | 代理人: | 刘强;陈轩 |
地址: | 2117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屋面 框架梁 预制 植筋 屋顶 建筑屋顶 钢筋网 面加固 预留缝 灌注 本实用新型 建筑物顶层 预制屋面板 混凝土梁 加固结构 矩形钢筋 水泥砂浆 梯形梁 顶面 埋入 贴合 钢筋 铺设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旧建筑屋顶面加固结构,所述加固结构包括有预制屋面、原框架梁、屋顶钢筋网、抹浆屋面、植筋、新增框架梁;所述预制屋面为原建筑物顶层预制屋面板结构,该预制屋面之间留有一定的预留缝;所述原框架梁修筑于预制屋面的预留缝下方,该原框架梁为梯形梁结构;所述屋顶钢筋网贴合铺设于预制屋面顶面;所述抹浆屋面为灌注修筑在屋顶钢筋网上的水泥砂浆屋面;所述植筋为两端埋入原框架梁的矩形钢筋结构;所述新增框架梁为灌注修筑在植筋上的矩形新建混凝土梁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结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旧建筑屋顶面加固结构。
背景技术
旧时代的木结构建筑经过长时间的使用大部分出现沉降变形的损毁,且基础和建筑结构的强度均不符合现代建筑物要求,需要进行加固和改造方能不影响使用。对于有重要意义的建筑物,秉承修旧如旧的原则,在尽可能不改动原建筑物外观和内部布局的条件下进行加固是一项较麻烦的工程,且由于各工程的不同情况要灵活使用不同的加固方案。对于屋顶面层的加固工程,由于施工和材料的问题,往往出现加固效果不达标的情况。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旧建筑屋顶面加固结构,该结构能提高屋面抗震能力,满足加固要求,且结构简单,施工方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旧建筑屋顶面加固结构,所述加固结构包括有预制屋面、原框架梁、屋顶钢筋网、抹浆屋面、植筋、新增框架梁;所述预制屋面为原建筑物顶层预制屋面板结构,该预制屋面之间留有一定的预留缝;所述原框架梁修筑于预制屋面的预留缝下方,该原框架梁为梯形梁结构;所述屋顶钢筋网贴合铺设于预制屋面顶面;所述抹浆屋面为灌注修筑在屋顶钢筋网上的水泥砂浆屋面;所述植筋为两端埋入原框架梁的矩形钢筋结构;所述新增框架梁为灌注修筑在植筋上的矩形新建混凝土梁结构。
作为优选,所述屋顶钢筋网和植筋为植筋8mm的钢筋,间距为150m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结构能提高屋面抗震能力,满足加固要求,且结构简单,施工方便。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图1为原结构示意图,图2为加固结构示意图。
其中:1为预制屋面,2为原框架梁,3为屋顶钢筋网,4为抹浆屋面,5为植筋,6为新增框架梁。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所示,一种旧建筑屋顶面加固结构,所述加固结构包括有预制屋面1、原框架梁2、屋顶钢筋网3、抹浆屋面4、植筋5、新增框架梁6;所述预制屋面1为原建筑物顶层预制屋面板结构,该预制屋面1之间留有一定的预留缝;所述原框架梁2修筑于预制屋面1的预留缝下方,该原框架梁2为梯形梁结构;所述屋顶钢筋网3贴合铺设于预制屋面1顶面;所述抹浆屋面4为灌注修筑在屋顶钢筋网3上的水泥砂浆屋面;所述植筋5为两端埋入原框架梁2的矩形钢筋结构;所述新增框架梁6为灌注修筑在植筋5上的矩形新建混凝土梁结构。
具体实施时,所述屋顶钢筋网3和植筋5为植筋8mm的钢筋,间距为150mm。
实际施工时,在预制屋面1的顶面贴合铺设屋顶钢筋网3,并在屋顶钢筋网3的基础上灌注修筑抹浆屋面4,再在原框架梁2上预埋入矩形植筋5,并在植筋5上灌注修筑新增框架梁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明花,未经张明花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80301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横梁加固结构
- 下一篇:一种装配建筑底座连接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