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林下魔芋种植用移栽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804713.7 | 申请日: | 2018-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833826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8 |
发明(设计)人: | 杨志彪;岩孔;李建;高凡;陈燕萍;董学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双版纳雨林景象生物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C9/00 | 分类号: | A01C9/00 |
代理公司: | 云南派特律师事务所 53110 | 代理人: | 叶健 |
地址: | 666100 云南省西双***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移栽装置 魔芋 工作器 内部连接 底端 内部连接层 固定把手 固定踏脚 固定层 固定杆 震动机 弹簧 种植 本实用新型 底部连接 内部设置 外部安装 种植装置 成苗 挖出 养护 移植 损害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林下魔芋种植用移栽装置,包括移栽装置主体,所述移栽装置主体上方安装有上方固定把手,且上方固定把手内部设置有内部连接层,所述内部连接层内部连接有内部连接块,且内部连接块下方安装有下方工作器,所述下方工作器内部底端设置有内部震动机,且内部震动机下方连接有内部弹簧,所述内部弹簧外部安装有底部固定层,所述下方工作器底端左侧设置有左侧固定踏脚,所述下方工作器底端右侧连接有右侧固定踏脚,所述底部固定层底部安装有上方固定杆,所述上方固定杆下方安装有底部连接铲。该林下魔芋种植用移栽装置在使用过程中可以将成苗的魔芋从养护种植装置内部挖出,并且在移植过程中避免魔芋的根部会被损害。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魔芋种植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林下魔芋种植用移栽装置。
背景技术
蒟蒻,俗称魔芋,又作磨芋,天南星科磨芋属多年生草本植物,中国古代又称妖芋,自古以来魔芋就有“去肠砂”之称,魔芋生长在疏林下,是有益的碱性食品,对食用动物性酸性食品过多的人,搭配吃魔芋,可以达到食品酸、碱平衡。此外,魔芋还具有水平降血糖、降血脂、降压、散毒、养颜、通脉、减肥、通便、开胃等多功能,魔芋全株有毒,以块茎为最,不可生吃,需加工后方可食用。中毒后舌、喉灼热、痒痛、肿大,民间用醋加姜汁少许,内服或含嗽,可以解救,现有的林下魔芋种植在种植后期需要对其进行移植,将从幼苗长到成苗的魔芋从幼苗养护种植内部挖出。
现有的林下魔芋种植用移栽装置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将成苗的魔芋从养护种植内部挖出,移植过程中魔芋的根部容易被损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林下魔芋种植用移栽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林下魔芋种植用移栽装置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将成苗的魔芋从养护种植内部挖出,移植过程中魔芋的根部容易被损害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林下魔芋种植用移栽装置,包括移栽装置主体,所述移栽装置主体上方安装有上方固定把手,且上方固定把手内部设置有内部连接层,所述内部连接层内部连接有内部连接块,且内部连接块下方安装有下方工作器,所述下方工作器内部底端设置有内部震动机,且内部震动机下方连接有内部弹簧,所述内部弹簧外部安装有底部固定层,且底部固定层顶部连接有下方工作器,所述下方工作器底端左侧设置有左侧固定踏脚,且左侧固定踏脚内部安装有左侧转动轴,所述下方工作器底端右侧连接有右侧固定踏脚,且右侧固定踏脚内部设置有右侧转动轴,所述底部固定层底部安装有上方固定杆,且上方固定杆顶端连接有内部弹簧,所述上方固定杆下方安装有底部连接铲。
优选的,所述下方工作器分别与右侧固定踏脚和左侧固定踏脚通过右侧转动轴和左侧转动轴构成转动结构。
优选的,所述右侧固定踏脚与左侧固定踏脚关于下方工作器的纵向中心线左右对称分布,且右侧固定踏脚和左侧固定踏脚分别与右侧转动轴和左侧转动轴成固定一体结构。
优选的,所述底部固定层内部为空心结构,且底部固定层通过内部弹簧与上方固定杆构成伸缩结构,并且上方固定杆底部的底部连接铲顶端为齿状结构。
优选的,所述内部连接层共设置有6个,且内部连接层均匀分布在内部连接块外部,并且内部连接块通过内部连接层与上方固定把手通过焊接构成固定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双版纳雨林景象生物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未经西双版纳雨林景象生物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80471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播种机用便调式下料装置
- 下一篇:一种取秧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