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水下机器人的缆线浮球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804736.8 | 申请日: | 2018-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822653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1 |
发明(设计)人: | 于复生;祝凯旋;巩玉滨;张涵;沈孝芹;姬帅;李坤;陈继文;范文利;唐保成;张华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建筑大学 |
主分类号: | H02G9/12 | 分类号: | H02G9/12;H02G1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0101 山东省济南市历城***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下机器人 电缆线 浮球 浮球装置 缆线 位姿 轴承 绷紧状态 波动幅度 动力系统 辅助设备 静止状态 控制系统 能量损耗 设备结构 竖直状态 向下传递 浮球腔 浮球体 复杂度 减小 垂直 | ||
1.一种基于水下机器人的缆线浮球装置,是由电缆线、浮球体、水下机器人、第一轴承、第二轴承和内浮球组成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缆线下端与水下机器人连接;电缆线穿过浮球体,且与第一轴承、第二轴承和内浮球相连接;第一轴承与第二轴承成上下对称分布,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内圈与电缆线通过配合连接,外圈与浮球体下端缆线通道内壁通过配合连接;内浮球位于浮球体上端内浮球腔内部,通过内浮球中间贯通的电缆线通道与电缆线相配合连接,内浮球与浮球体内部不直接接触,保持一定距离。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水下机器人的缆线浮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浮球体是由上浮力端、内浮球腔、浮球空腔、下铅锤端和缆线通道组成的,所述的上浮力端成圆柱形位于浮球体的上端;下铅锤端与上浮力端相连且位于上浮力端的下方;缆线通道位于浮球体的正中心且垂直贯穿整个浮球体,且内浮球腔上端的缆线通道直径大于内浮球腔下端的缆线通道;内浮球腔位于上浮力端内部中间位置,为球形空腔,上下与缆线通道相连;浮球空腔成扇形保罗在整个浮球体上浮力端内部,浮球空腔成圆周阵列分布在浮球体上浮力端内部;浮球体上浮力端为轻质防水材料制作而成,下铅锤端由防水材料制作而成,且上浮力端与下铅锤端重量配比合理,使电缆线下端在水下静止时保持垂直。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水下机器人的缆线浮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浮球外形成球形,是由轻质材料制作而成,且由通过中心点的缆线通道贯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建筑大学,未经山东建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804736.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缆固定支架
- 下一篇:一种煤矿煤机电缆机械自移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