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眩光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0808593.8 | 申请日: | 2018-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845759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01 |
发明(设计)人: | 柯艳涛;钟水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惠州古迪照明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K9/20 | 分类号: | F21K9/20;F21V11/14;F21V13/10;F21V17/16;F21V19/00;F21V29/89;F21Y115/10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邓聪权 |
地址: | 516127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透镜 薄壁环 薄壁 本实用新型 防眩光结构 防眩光装置 铝基板 人眼 眩光 发光面 灯具 基板 遮挡 外围 伤害 配合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眩光结构,包括铝基板、设置于所述铝基板上的LED灯珠、安装在所述LED灯珠上方的透镜以及与所述基板配合的主体,在所述透镜的上方设置有防眩光装置,所述防眩光装置包括在所述透镜上方形成一定的高度的薄壁环,所述薄壁环的外围上设置有将所述薄壁环与所述主体相连接的薄壁荆。本实用新型在透镜上方形成一个防眩光薄壁环及薄壁荆,当人眼从一定范围的角度看灯具时,透镜发光面被该薄壁环及薄壁荆遮挡,从而有效防止了眩光对人眼的伤害。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照明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防眩光结构的LED灯具。
背景技术
眩光是指视野中由于不适宜亮度分布,或在空间或时间上存在极端的亮度对比,以致引起视觉不舒适和降低物体可见度的视觉条件。视野内产生人眼无法适应之光亮感觉,可能引起厌恶、不舒服甚或丧失明视度。在视野中某一局部地方出现过高的亮度或前后发生过大的亮度变化。眩光是引起视觉疲劳的重要原因之一。
现有的LED户外灯具防眩设计多为下沉式,即在发光面以上设计一圈一定高度的环形面,从而达到人站在倾斜角度时不会直接看到LED发出的光线。
此设计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眩光问题,但是此设计导致玻璃密封面和灯具开口形成一定距离,导致积灰或其他粉尘无法自然清除,又或形成灯具腔体体积增大,形成虹吸效应。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有效防止眩光的LED灯具。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防眩光结构,包括铝基板、设置于所述基板上的LED灯珠、安装在所述LED灯珠上方的透镜以及与所述铝基板配合的主体,在所述透镜的上方设置有防眩光装置,所述防眩光装置包括在所述透镜上方形成一定的高度的薄壁环,所述薄壁环的外围上设置有将所述薄壁环与所述主体相连接的薄壁荆。
进一步的,所述薄壁环为圆形或者多边形结构。
优选的,在所述薄壁环的外围上均匀分布设置有三个薄壁荆。
优选的,所述基板为铝基板。
当LED发出光线,透镜收光将光线投射出灯具,如果没有该防眩装置,人眼在一定角度即会被刺眼的眩光灼伤眼睛,本实用新型在透镜上方形成一个防眩光薄壁环及薄壁荆,当人眼从一定范围的角度看灯具时,透镜发光面被该薄壁环及薄壁荆遮挡,从而有效防止了眩光对人眼的伤害。
本实用新型的防眩光设计可替代传统下沉式防眩光设计,改善下沉式防眩光积灰及灯具发光腔体过大等问题,能有效改善灯具眩光,为小型化灯具设计提供更好的思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防眩光LED灯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防眩光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LED灯具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LED灯具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防眩光效果示意图。
附图中的标记说明:1、铝基板,2、LED灯珠,3、透镜,4、防眩光装置, 5、人眼视角,6、光线,7、薄壁环,8、薄壁荆,9、主体,10、发光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但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惠州古迪照明有限公司,未经惠州古迪照明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80859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