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光纤光缆束管刀有效
申请号: | 201820808596.1 | 申请日: | 2018-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835104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8 |
发明(设计)人: | 师振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欧福维精密机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6/245 | 分类号: | G02B6/245;G02B6/44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08 | 代理人: | 戚小琴 |
地址: | 226371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线槽 光纤光缆束 上壳体 下壳体 刀片 平行 技术方案要点 外皮 电缆切割 转轴转动 光纤芯 内固定 刀本 转轴 光缆 损害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光纤光缆束管刀,属于电缆切割设备,其技术方案要点包括通过转轴转动连接且可以扣合的上壳体和下壳体,在上壳体和下壳体相互靠近的一侧开设有平行于所述转轴的线槽,在所述线槽内固定设置有刀片,所述刀片平行于所述线槽长度方向。可方便快捷的剥开不同直径光缆的外皮且不容易损害内部的光纤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缆切割设备,特别涉及一种光纤光缆束管刀。
背景技术
随着光缆的光通信服务的发展,每年有大量的光纤光缆敷设在各个地方,而目前的光缆外皮越来越厚,光缆也朝着多束管多芯数的方向发展。
在对光缆进行安装、使用或者维修过程中,经常需要对光缆进行剥皮处理,从而进行检查、连接等操作,在现有技术中,通常使用钳状开缆刀将光缆的外皮剥开,此方法在使用过程中,将一段电缆外片切断,从而将切断的一段电缆外皮拉掉,但是使用该方法,很容易损害到光纤芯,使得光缆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问题,同时,该钳状开缆刀在使用时较为费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光纤光缆束管刀,其优点是可方便快捷的剥开不同直径光缆的外皮且不容易损害内部的光纤芯。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光纤光缆束管刀,包括通过转轴转动连接且可以扣合的上壳体和下壳体,在上壳体和下壳体相互靠近的一侧开设有平行于所述转轴的线槽,在所述线槽内固定设置有刀片,所述刀片平行于所述线槽长度方向。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对光缆进行剥皮时,将光缆放置到线槽内,转动上壳体和下壳体,使上壳体和下壳体相互抵接从而将光缆包裹在线槽内,拉动光缆,光缆外皮即被剥开,通过设置的平行线槽长度方向的刀片,在对光缆进行剥皮时,刀片由光缆外皮插入,沿长度方向划开光缆皮,使用过程中对光纤芯保护较好,剥皮速度较快。
较佳的,所述转轴位于上壳体和下壳体相互靠近一侧的中间位置,且与下壳体的中心轴线相平行,上壳体和下壳体相互靠近的一侧面呈弧形,且上壳体和下壳体相互靠近的一侧面由靠近转轴一侧向远离转轴一侧的逐渐远离;所述线槽设置在转轴的两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转轴设置在中间位置,上壳体和下壳体设置相互靠近一侧设置呈弧形面,在使用过程中,通过转轴可以转动上壳体和下壳体,从而使得转轴一侧打开,可以安装光缆进行剥皮,整个设备体积较小,方便携带,且通过在转轴两侧设置线槽,使用较为方便,用户体验较高。
较佳的,所述转轴位于上壳体和下壳体相互靠近的一侧且位于一侧边上。
较佳的,所述线槽垂直其长度方向的截面呈“半圆”形状;所述线槽在上壳体和下壳体上分别设置有若干,上壳体和下壳体上的线槽一一对应,当上壳体和下壳体闭合时,上壳体和下壳体上的线槽围合呈“圆柱”形通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使用时,可根据光缆的直径大小选择合适的线槽,当上壳体和下壳体沿着转轴一侧闭合时,上壳体和下壳体相对应的线槽扣合在一起时,形成“圆柱”形的通孔,从而,在放置光缆时,可将光缆完全包裹,外皮被剥开的过程中对光缆挤压较小,方便工作人员从外侧抽拉光缆,剥皮时较为省力。
较佳的,所述刀片相互靠近的一端呈楔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刀片的端部设置为楔形,可增大在使用过程中对光缆的压强,从而使剥皮的效率更高。
较佳的,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相互靠近的一侧分别开设有切割槽;所述切割槽内固定有垂直所述切割槽长度方向的切割刀。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 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当对电缆进行剥皮后,需要使用剪刀对外皮进行切断,通过设置的切割槽、以及切割刀,当对光缆剥皮后,可通过使用切割到对外皮进行切断,通过设置的切割槽和切割刀代替了剪刀,从而,在进行工作时,只携带该光纤光缆束管刀即可,携带方便、操作简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欧福维精密机电有限公司,未经南通欧福维精密机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80859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