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池钢壳落料模有效
申请号: | 201820809935.8 | 申请日: | 2018-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854278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26 |
发明(设计)人: | 杨建林;周勤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市金杨新型电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28/14 | 分类号: | B21D28/14;B21D37/12;H01M2/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胡彬 |
地址: | 214117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落料 下刀 上刀 刀口固定板 上模板 导套 导柱 冲床 导向组件 导柱导套 电池钢壳 下模板 压边圈 凹模 凸模 本实用新型 精度影响 牵拉作用 上下移动 上端 落料模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电池钢壳落料模,包括上模板、下模板、凸模、凹模、压边圈、落料上刀、落料下刀及导向组件,凸模、压边圈固定于上模板上,所述落料下刀固定于凹模的上端,导向组件包括固定于下模板上的导柱及能上下移动的连接在导柱上的导套,导套上连接有刀口固定板,刀口固定板位于落料下刀的上方,落料上刀固定连接在刀口固定板上。本实用新型的导柱、导套、落料上刀、落料下刀均装在下模板上,使得落料上刀、落料下刀的位置精度不受冲床本身的精度影响,同时使得冲床带动上模板下行时不会对导柱导套产生牵拉作用,进而保证了导柱导套的定位精度不受影响,从而保证了落料上刀、落料下刀的位置精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池钢壳落料模。
背景技术
锂离子电池是一种充电电池,它主要依靠锂离子在正极和负极之间移动来工作。在充放电过程中,Li+在两个电极之间往返嵌入和脱嵌:充电池时,Li+从正极脱嵌,经过电解质嵌入负极,负极处于富锂状态;放电时则相反。由于锂离子电池具有体积小、重量轻、电量强、绿色环保等特点,已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
电池钢壳是锂离子电池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电池钢壳在生产过程中,需要经过落料工序,如图1所示,为现有电池钢壳落料模的结构示意图,该落料模包括上模板11、下模板12、凸模13、凹模14、压边圈15、落料上刀16、落料下刀17、导套18及导柱19,落料上刀16固定于上模板11上,落料下刀17固定于下模板12上,该落料模合模时,要求落料上刀16与落料下刀17的位置必须精准,两者在直径方向上的单边间隙不能超过0.003mm,否则会损伤模具,然而,由于导套18安装于上模板11上,导柱19安装于下模板12上,只有在合模时,导柱19、导套18才能起到作用,而在上模板11下行时,其精度只有依靠冲床本身的精度来保证,而冲床本身的精度往往低于导柱19导套18的精度,但其作用力又远远大于导柱19导套18的定位力,因此,冲床带动上模板11下行时会对导柱19导套18产生一定的牵拉作用,长此以往,导向精度难以保证,进而难以保证落料上刀16与落料下刀17的位置精度,从而易造成模具损坏,由此,急需解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电池钢壳落料模,以解决现有电池钢壳落料模难以保证落料上刀与落料下刀的位置精度,从而易造成模具损坏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电池钢壳落料模,包括上模板、下模板、凸模、凹模、压边圈、落料上刀、落料下刀及导向组件,所述凸模、压边圈固定于上模板上,所述落料下刀固定于凹模的上端,所述导向组件包括固定于下模板上的导柱及能上下移动的连接在导柱上的导套,所述导套上连接有刀口固定板,所述刀口固定板位于落料下刀的上方,所述落料上刀固定连接在刀口固定板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导向组件为4个,分布于下模板的四角。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导柱与导套之间设置有滚珠套。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导柱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起限位作用的限位件。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导套上固定连接有卸料板,所述卸料板位于刀口固定板的下部,且卸料板上固定连接有卸料套,所述卸料套位于落料上刀的下方。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所述一种电池钢壳落料模的导柱、导套、落料上刀、落料下刀均装在下模板上,使得落料上刀、落料下刀的位置精度不受冲床本身的精度影响,同时使得冲床带动上模板下行时不会对导柱导套产生牵拉作用,进而保证了导柱导套的定位精度不受影响,从而保证了落料上刀、落料下刀的位置精度,使得两者在直径方向上的单边间隙不会超过0.003mm,有效延长了电池钢壳落料模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一种电池钢壳落料模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市金杨新型电源有限公司,未经无锡市金杨新型电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80993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冲切传联设备
- 下一篇:一种层板冲切模具及其冲孔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