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压、中压进汽管密封结构及其密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810220.4 | 申请日: | 2018-05-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890737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28 |
发明(设计)人: | 黄文中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文中 |
主分类号: | F01D11/00 | 分类号: | F01D11/00 |
代理公司: | 成都弘毅天承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30 | 代理人: | 李龙 |
地址: | 311800 浙江省绍兴***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密封圈 进汽管 中压 本实用新型 高温高压 固定骨架 密封结构 接触面密封 汽缸 机组热耗 开口方向 下密封圈 安装槽 蒸汽 泄露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高压、中压进汽管密封结构及其密封装置,目的在于解决高压、中压进汽管在高温高压情况下密封圈与进汽管、汽缸接触面密封不紧密的问题。该装置包括固定骨架和密封圈(4),固定骨架上设置有用于安装密封圈的安装槽(3),所述密封圈(4)为C型结构。密封圈(4)的C型结构的开口方向为高压一侧。本实用新型能够在600℃,40MPa的高温高压工作情况下解决蒸汽泄露问题,能够大大降低机组热耗。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轮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压、中压进汽管密封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密封圈结构如图1所示,采用内密封圈9和外密封圈10两个密封圈实现密封,该结构内密封圈9与外密封圈10光滑接触,在高压环境实现了内密封圈与外密封圈的绝对密封,但是内密封圈9与进汽管7,外密封圈10与汽缸,的接触面采用矩形密封圈时,在600℃,40MPa的高温高压工作情况下会存在蒸汽泄露问题,导致整体机组热耗较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高压、中压进汽管在高温高压情况下密封圈与进汽管、汽缸接触面密封不紧密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高压、中压进汽管密封结构,包括固定骨架和密封圈4,固定骨架上设置有用于安装密封圈的安装槽3,所述密封圈4为C型结构,密封圈4的C型结构的开口方向为高压一侧。
本发明构思为,利用进汽管内部高温高压特性,采用C型结构密封圈实现进汽管、汽缸与密封圈结构实现密封,其工作原理为:在高温高压情况下,C型密封圈因为其开口结构,高压将挤压C型密封圈更加紧密的与进汽管、汽缸的接触面贴合,从而实现更好的密封效果。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固定骨架为环状结构,所述安装槽3设置在固定骨架内径一侧。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固定骨架为环状结构,所述安装槽3设置在固定骨架外径一侧。
上述技术方案中,密封圈4的C型结构的开口方向为高压一侧。高压一侧为与进汽管内部相连通的方向,高压气体进入C型密封结构的C型槽内,高压让C型密封圈更加紧密的贴合进汽管、汽缸的接触面。
在实际安装过程中需要考虑安装方便的问题,如果采用一体成型的固定骨架会存在安装困难问题,因此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固定骨架包括密封环2、上盖板1,所述密封环2上设置有台阶3-1,上盖板 1固定在密封环2上与台阶3-1形成安装槽3。
进一步的,因为进汽管与汽缸在使用过程中会存在一定的位移,进汽管和汽缸不能采用刚性连接,需要让进汽管与汽缸之间能够在水平上允许有一定的位移量(如进汽管与汽缸之间的相互左右摆动)。现有技术通过上下设置的光滑接触的内密封结构和外密封结构,通过内密封结构和外密封结构的相对滑动实现进汽管和汽缸的相对位移。
进一步的本发明提供一种高压、中压进汽管密封装置,包括上下光滑接触设置的内密封结构和外密封结构,
内密封结构:包括固定骨架和密封圈4,固定骨架上设置有用于安装密封圈的安装槽3,所述密封圈4为C型结构,所述固定骨架为环状结构,所述安装槽 3设置在固定骨架内径一侧;
外密封结构:包括固定骨架和密封圈4,固定骨架上设置有用于安装密封圈的安装槽3,所述密封圈4为C型结构,所述固定骨架为环状结构,所述安装槽 3设置在固定骨架外径一侧。
上述技术方案中,固定骨架包括密封环2、上盖板1,所述密封环2上设置有台阶3-1,上盖板1固定在密封环2上与台阶3-1形成安装槽3。
上述技术方案中,密封圈4的C型结构的开口方向为高压一侧。
本发明能够在600℃,40MPa的高温高压工作情况下解决蒸汽泄露问题,能够大大降低机组热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文中,未经黄文中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81022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