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玻璃纤维增强树脂混凝土预制泵站筒体开孔结构件有效
申请号: | 201820812120.5 | 申请日: | 2018-05-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839586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8 |
发明(设计)人: | 钟榜奎;朱文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耀华玻璃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29/12 | 分类号: | E02D29/12 |
代理公司: | 上海浦东良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1113 | 代理人: | 张劲风 |
地址: | 201703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筒体 玻璃纤维增强树脂 混凝土预制 开孔结构件 泵站 本实用新型 树脂砂浆层 内结构层 筒体内壁 防渗层 预埋板 树脂混凝土 开孔位置 筒体外壁 外结构层 玻璃钢 耐磨层 沉孔 开孔 内置 外壁 预留 穿过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玻璃纤维增强树脂混凝土预制泵站筒体开孔结构件。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筒体现场开孔困难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玻璃纤维增强树脂混凝土预制泵站筒体开孔结构件,所述筒体为树脂混凝土件,筒体内壁设置玻璃钢防渗层与内结构层,筒体外壁设置外结构层与耐磨层,筒体内壁与外壁之间为树脂砂浆层;在开孔位置内置预埋板形成预留沉孔,所述预埋板穿过树脂砂浆层、内结构层和防渗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预制泵站筒体,特别涉及一种玻璃纤维增强树脂混凝土预制泵站筒体开孔结构件。
背景技术
玻璃纤维增强树脂混凝土预制泵站具备施工快捷、安装方便等特点,可采用沉井式施工方法,即可依靠自身重力克服井壁摩阻力后下沉到设计标高,然后经过混凝土封底。大大节约了施工周期、降低了成本及提高了施工可靠性。
由于泵站需安装各类泵与管线,这就需要在泵站筒体上开孔,现有的开孔是在工厂开好孔后到实地安装或待沉井到位后在现场切割开孔,前一种缺点是当筒体下沉到土层后外侧泥浆会沿开孔部位涌入筒体,后一种缺点是由于玻璃纤维增强树脂混凝土预制泵站筒体管壁较厚、强度高开孔十分不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玻璃纤维增强树脂混凝土预制泵站筒体开孔结构件,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筒体现场开孔困难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玻璃纤维增强树脂混凝土预制泵站筒体开孔结构件,所述筒体为树脂混凝土件,筒体内壁设置玻璃钢防渗层与内结构层,筒体外壁设置外结构层与耐磨层,筒体内壁与外壁之间为树脂砂浆层;在开孔位置内置预埋板形成预留沉孔,所述预埋板穿过树脂砂浆层、内结构层和防渗层。所述预埋板为钢制件或塑料件。所述预埋板表面有脱模薄膜,所述脱模薄膜为粘贴的聚酯薄膜或涂刷的脱模腊层。
附图说明
图1 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 为本实用新型预埋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脱出预埋板结构示意图。
图中 1- 筒体;2- 预留沉孔;3- 耐磨层;4- 外结构层;5- 树脂砂浆层;6- 内结构层;7- 防渗层;8- 预埋板;9- 脱模薄膜。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2、3,一种玻璃纤维增强树脂混凝土预制泵站筒体开孔结构件,所述筒体1为树脂混凝土件,筒体内壁设置玻璃钢防渗层7与内结构层6,筒体外壁设置外结构层4与耐磨层3,筒体内壁与外壁之间为树脂砂浆层5;在开孔位置内置预埋板8形成预留沉孔2,所述预埋板8穿过树脂砂浆层5、内结构层6和防渗层7。所述预埋板8为钢制件或塑料件。所述预埋板表面有脱模薄膜9,为粘贴的聚酯薄膜或涂刷的脱模腊层。筒体1制作时将防渗层7与内结构层6套在特定的内模上,外结构层4与耐磨层3贴于外模上,中间形成环形中空腔。在需开孔部位割去防渗层与内结构层、置入与开孔大小一致的钢制或塑料预埋板8,预埋板8表面粘贴聚酯薄膜或涂刷脱模腊层其作用是可以筒体制作完成后方便取出预埋板。预埋板到位后在中空腔内灌浆振动制成树脂混凝土筒体。待筒体完成固化后取出预埋板8制成预留沉孔2,此时预留沉孔保留有外结构层4与耐磨层3。待沉井到后,切去处外结构层4与耐磨层3形成通孔,泵站的管线可由通孔自由安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耀华玻璃钢有限公司,未经上海耀华玻璃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81212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区域供冷供热用多功能预制阀门井
- 下一篇:一种防响动球墨铸铁井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