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低噪音电抗器的铁芯及低噪音电抗器有效
申请号: | 201820813030.8 | 申请日: | 2018-05-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829867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28 |
发明(设计)人: | 於军红;敬华兵;鲁力;沈陈兵;向坤;朱彦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洲变流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F27/26 | 分类号: | H01F27/26;H01F27/30;H01F27/33 |
代理公司: | 湖南兆弘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3008 | 代理人: | 周长清;戴玲 |
地址: | 412001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芯柱 低噪音电抗器 上铁轭 下铁轭 下夹件 夹紧 铁芯 竖向螺杆 夹板 上夹件 穿心螺杆 上压板 下压板 上端 铁轭 下端 本实用新型 芯柱单体 延伸 叠合 夹件 压紧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低噪音电抗器的铁芯及低噪音电抗器,铁芯包括上铁轭、下铁轭和三个芯柱,上铁轭两侧设有上夹件,两个上夹件通过铁轭穿心螺杆夹紧上铁轭,下铁轭两侧设有下夹件,两个下夹件通过铁轭穿心螺杆夹紧下铁轭,芯柱两侧设有芯柱夹板,芯柱夹板上端延伸至上夹件与上铁轭之间,下端延伸至下夹件与下铁轭之间,且两侧芯柱夹板的上端通过两个上夹件夹紧,下端通过两个下夹件夹紧,上铁轭上方对应每个芯柱设有上压板,下铁轭下方对应每个芯柱设有下压板,每个芯柱四周设有四个竖向螺杆,竖向螺杆两端分别与上压板和下压板连接,用于压紧叠合的芯柱单体。低噪音电抗器包括上述铁芯,芯柱外套有线圈,且芯柱四个竖向螺杆位于线圈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抗器,尤其涉及一种低噪音铁心电抗器的铁芯及低噪音电抗器。
背景技术
作为一种重要的电气设备,铁芯电抗器广泛应用于电力配电系统、以及机车变频变流等领域。由于非线性用电设备的存在,线路中输入电抗器的电流往往含有大量高次谐波,这些高次谐波的存在,使得电抗器产生很大的电磁噪音,特别是在机车逆变线路中大功率变流器后端的滤波电抗器,其高而尖锐的噪音严重影响乘客舒适性和周围环境。
要降低噪音,就铁芯电抗器本体而言,主要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改进:一、降低磁通密度等电磁参数以增大设计裕度;二、选用低噪音或者有吸振功能的特殊材料(比如超级铁芯);三、优化工艺和结构。增大设计裕度和选用特殊材料必然引起产品体积、重量增加,同时成本也会急剧升高,这些都是用户不愿意接受的,特别是要求轻量化、小型化的机车产品,根本没有足够的空间和重量裕度。所以在空间、重量以及成本限定的条件下,只能通过优化产品制造工艺和机械结构来满足噪音要求。然而,目前还没有一种成熟且行之有效能降低噪音的工艺和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整个芯柱进行压紧,挤出气隙板处空气,从而最大程度限制铁芯竖向的振动,减低噪音的低噪音电抗器的铁芯,以及一种线圈与芯柱之间的间隙内设有多个撑条,在线圈的X轴方向和Y轴方向最大程度的限制了线圈自由度,Z轴向由压钉压紧,限制线圈Z向振动,以达到降低线圈噪音的效果的低噪音电抗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低噪音电抗器的铁芯,包括上铁轭、下铁轭和三个芯柱,所述三个芯柱间隔并排设于上铁轭与下铁轭之间,所述芯柱由多个芯柱单体上下叠合形成,相邻两个芯柱单体之间、最上端的芯柱单体与上铁轭之间以及最下端的芯柱单体与下铁轭之间均设有气隙板,所述上铁轭两侧设有上夹件,两个上夹件通过铁轭穿心螺杆夹紧上铁轭,所述下铁轭两侧设有下夹件,两个下夹件通过铁轭穿心螺杆夹紧下铁轭,所述芯柱两侧设有芯柱夹板,所述芯柱夹板上端延伸至上夹件与上铁轭之间,下端延伸至下夹件与下铁轭之间,且两侧芯柱夹板的上端通过两个上夹件夹紧,下端通过两个下夹件夹紧,所述上铁轭上方对应每个芯柱设有上压板,所述下铁轭下方对应每个芯柱设有下压板,每个芯柱四周设有四个竖向螺杆,所述竖向螺杆两端分别与上压板和下压板连接,用于压紧叠合的芯柱单体。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芯柱两侧的芯柱夹板通过芯柱穿心螺杆辅助夹紧。
所述芯柱夹板的厚度为6mm~16mm。
所述铁轭穿心螺杆、竖向螺杆和芯柱穿心螺杆均为不锈钢螺杆。
所述上压板与上铁轭之间设有绝缘板,所述下压板与下铁轭之间设有绝缘板。
一种低噪音电抗器,包括上述的铁芯,每个芯柱外套有线圈,且芯柱四周的四个竖向螺杆位于线圈内。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上铁轭与线圈之间设有上线圈垫块,所述下铁轭与线圈之间设有下线圈垫块,所述上夹件上设有压块,所述压块位于上线圈垫块的上方,所述压块通过压紧螺钉压紧线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洲变流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未经株洲变流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81303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采用非晶合金高导磁材料的变压器铁芯结构
- 下一篇:一种新型变压器线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