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气自动化设备的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814046.0 | 申请日: | 2018-05-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858015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05 |
发明(设计)人: | 张朝贤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朝贤 |
主分类号: | G01R31/00 | 分类号: | G01R3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41000 江西省***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底端 支架 电气自动化设备 第一导柱 检测装置 固接 第一挡板 压缩弹簧 探头 底座 底板 本实用新型 电气元件 顶端焊接 扭力弹簧 位置相对 相对偏移 元件放置 元件固定 元件移动 左右两侧 检测 垫片 手扶 压板 摇杆 焊接 配合 对准 把手 贯穿 移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气自动化设备的检测装置,包括底座和支架,所述底座的顶端焊接有支架,所述支架的底端中间固接有第一压缩弹簧,所述第一压缩弹簧的底端固接有第一挡板,所述支架的底端左右两侧均固接有第一导柱,且第一导柱均贯穿第一挡板,且第一导柱的底端均焊接有垫片。该电气自动化设备的检测装置,通过压板和扭力弹簧的配合,能够方便工作人员轻松便捷的将元件放置在底板上进行固定,同时也避免了移动电气元件时元件与探头相对偏移无法进行检测的情况出现,省去了工作人员用手扶住元件移动进行检测的操作,通过把手和摇杆的配合,能够方便工作人员将元件固定后调节其位置,使其能够与探头的位置相对对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检测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电气自动化设备的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的电气自动化设备的检测装置通常是人工手持检测仪对电气自动化设备进行性能检测,该检测方式存在定位难、检测效率低、量产化少,耗时长等缺陷,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提供一种电气自动化设备的检测装置,定位准确,能够对电气自动化设备进行批量化检测,提高检测的效率和准确性,例如申请号CN201520903914.9的专利,包括具有检测腔的检测台,检测腔的上方设有伸入检测腔的检测探头,检测探头的上端连接检测仪,该专利工作人员无法直接将元件固定进行检测,导致移动电气元件时元件与探头相对偏移无法进行检测的情况出现,需要工作人员费时费力的用手扶住元件移动进行检测的操作,同时还需要工作人员反复调节的位置,使其能够与探头的位置相对对准,大大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无法满足客户的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气自动化设备的检测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气自动化设备的检测装置,包括底座和支架,所述底座的顶端焊接有支架,所述支架的底端中间固接有第一压缩弹簧,所述第一压缩弹簧的底端固接有第一挡板,所述支架的底端左右两侧均固接有第一导柱,且第一导柱均贯穿第一挡板,且第一导柱的底端均焊接有垫片,所述第一挡板的底端中间固接有检测装置,所述检测装置的底端中间固接有探头,所述底座的底端中间开有通槽,所述通槽的内部中间设有底板,所述底板的顶端左右两侧均焊接有第二挡板,所述第二挡板的正面左侧设有压板,所述压板的内部底端通过销轴与第二挡板转动相连,所述压板的右侧底端固接有扭力弹簧,且扭力弹簧的底端与底板固定相连,所述底板的内部左右两侧均插入有支柱,且支柱与底板滑动卡接,所述支柱的内部顶端插入有螺柱,且螺柱与支柱螺纹相连,所述螺柱通过轴承与通槽转动相连,所述轴承的内圈与螺柱固定相连,且轴承的外圈与通槽固定相连,所述螺柱的右侧贯穿底座,所述螺柱的右侧焊接有摇杆,所述摇杆的右侧底端焊接有把手,所述支柱的内部底端插入有第二导柱,且第二导柱的左右两侧均与通槽焊接相连。
优选的,所述探头的外壁顶端活动套接有第二压缩弹簧,且第二压缩弹簧的顶端与检测装置固定相连,所述第二压缩弹簧的底端固接有卡块,且卡块的内部中间开有通孔,所述探头贯穿通孔的一部分,所述卡块的外壁顶端活动套接有套筒,且套筒与检测装置固定相连。
优选的,所述把手的外壁套接有橡胶圈。
优选的,所述第一压缩弹簧的外壁套接有硅胶套。
优选的,所述压板的右侧顶端固接有拉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电气自动化设备的检测装置,通过压板和扭力弹簧的配合,能够方便工作人员轻松便捷的将元件放置在底板上进行固定,同时也避免了移动电气元件时元件与探头相对偏移无法进行检测的情况出现,省去了工作人员用手扶住元件移动进行检测的操作,通过把手和摇杆的配合,能够方便工作人员将元件固定后调节其位置,使其能够与探头的位置相对对准,省去了工作人员反复松开夹紧元件的操作,大大增加了工作人员的工作进度,通过支柱和底板的配合能够使底板带动元件沿着支柱直线移动进行检测,避免了工作人员手动推动元件无法直线移动进行检测的情况出现,方便了工作人员的使用,满足了客户的需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朝贤,未经张朝贤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81404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